杰阁俯龟城,云开望眼明。
苍茫看陆海,破碎认天彭。
浦树含烟润,江风拂袖清。
神情高自爽,真觉厌营营。
杰阁俯龟城,云开望眼明。
苍茫看陆海,破碎认天彭。
浦树含烟润,江风拂袖清。
神情高自爽,真觉厌营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同庆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杰阁俯龟城,云开望眼明”以“杰阁”点出建筑之高大,俯瞰龟城,云雾散去,视野豁然开朗,为全诗奠定了开阔的背景。接下来,“苍茫看陆海,破碎认天彭”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广阔无垠的景象,陆地与海洋在远方交汇,天彭(可能指某地名)在破碎的云层中若隐若现,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辽阔与景色的壮美。
“浦树含烟润,江风拂袖清”则将视角转向近景,描绘了江边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湿润而生机勃勃,江风吹过,仿佛能感受到袖间的清凉,细腻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最后,“神情高自爽,真觉厌营营”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后的内心感受,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和自由,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壮丽景色和个人情感的升华,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笛声吹冷关山月,离情与天俱远。
客里年光,愁边节物,赢得满襟依闇。湘云絮乱。
化一缕轻烟,欲迷春眼。
祇有孤芳,嫣然不受暗尘染。
明朝江上望极,片帆欲没处,烟水弥漫。
此地相逢,何时重见,楚水吴山越岸。回肠已断。
更苦雨酸风,助成凄惋。珍重芳华,绿蕉心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