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乙卯端午》
《贺新郎.乙卯端午》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旧事思量否。记年前、天中佳节,沈吟搔首。

此日伤心人渐老,谁耐离骚繫肘。

喜绕砌、葵榴初绣。

笑看五丝缠艾虎,问汝曹、猛气凭陵久。

何故缚,女儿手。楚天一片惊涛吼。

沸中流、锦袍雪舰,笳鸣鼓奏。

错认兰桡争吊屈,惹起鱼龙僝僽。

都不见、椒浆桂酒。

罨画从来无竞渡,也幸无、下濑戈船走。

渔夫醉,唱铜斗。

(0)
鉴赏

这首《贺新郎·乙卯端午》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与情感。词中充满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旧事思量否”,开篇便引出对往昔端午节的回忆,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记年前、天中佳节”,点明端午节的日期,同时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沈吟搔首”则形象地描绘了词人沉浸于回忆中的神态,表现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

接下来,“此日伤心人渐老,谁耐离骚繫肘”两句,直接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无奈和对年华易逝的哀伤。离骚,原指屈原的《离骚》,在这里借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暗含了对屈原精神的敬仰。词人通过这一联,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精神相联系,增加了作品的文化深度。

“喜绕砌、葵榴初绣,笑看五丝缠艾虎”几句,描绘了端午节期间人们围绕着庭院,欣赏着绣有葵花和石榴图案的装饰,以及孩子们缠绕着五彩丝线的艾虎玩具,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这里既有对传统习俗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

“问汝曹、猛气凭陵久,何故缚,女儿手”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传统习俗中某些限制女性参与的反思,体现了词人对于性别平等的思考。

“楚天一片惊涛吼,沸中流、锦袍雪舰,笳鸣鼓奏”几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端午节赛龙舟时的壮观场面,以及热闹非凡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也隐含了对民族精神和集体力量的赞颂。

最后,“错认兰桡争吊屈,惹起鱼龙僝僽”两句,通过想象赛龙舟时可能发生的误认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端午节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崇敬之情。

“都不见、椒浆桂酒,罨画从来无竞渡,也幸无、下濑戈船走”几句,则是对传统习俗的回顾与展望,既表达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珍视,也对现代社会的变化持开放态度。

“渔夫醉,唱铜斗”作为结尾,以渔夫的醉态和歌唱,象征着端午节的欢乐与祥和,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轻松与自在。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回忆,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陈维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病中述怀

偪仄幽栖处,衰迟鹤瘦翁。

伏经嗟有授,莱綵念何穷。

松映远林月,竹摇清昼风。

惟应旧山景,长与老怀同。

(0)

旧朝靴

记得初成日,先朝禁直臣。

动移当辇毂,步履上星辰。

待漏清霜满,乘春玉镫新。

旧缝时绽裂,犹有玉阶尘。

(0)

舟次济宁遇雨寄孙廷昭大参

一自同官后,于今又几年。

相逢真偶尔,分手各依然。

旧事凭谁问,新诗觅雁传。

天涯不可极,烟雨过前川。

(0)

为杨廷献题画六首·其一

山色青无际,溪流绿渐深。

淡烟依远岫,疏雨过平林。

不见轮蹄迹,惟闻钟磬音。

何当去城市,来此极招寻。

(0)

戴文进山水为王君载题

朝阳出海东方明,岩西宿霭和烟横。

林空花落春欲暮,时有戴胜桑间鸣。

小舟一叶行还舣,载得图书满蓬底。

山光水色不胜情,未转崖阴似千里。

西湖歌舞日悠悠,锦缆牙樯总贵游。

安得荒閒如此地,与君同泛米家舟。

(0)

送庄莹中吴谣三绝·其二

禾稼青时省我耕,禾稼黄时君远行。

收禾输官剩作酒,壶浆三月候行旌。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