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垒依山在,空闻筑受降。
潮来平隐几,鱼跃溅当窗。
淮海吞雄甸,金焦□大江。
凄凉南北事,高鸟去双双。
战垒依山在,空闻筑受降。
潮来平隐几,鱼跃溅当窗。
淮海吞雄甸,金焦□大江。
凄凉南北事,高鸟去双双。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首句“战垒依山在”,点明了此处曾是战场,留下遗迹,暗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接着“空闻筑受降”一句,以“受降”之事,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降临,但这种和平似乎已成过往,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思考。
“潮来平隐几,鱼跃溅当窗。”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的景象,潮水涌来时,仿佛将书桌都淹没了一般,而鱼儿在水中跳跃,溅起的水花甚至能触及船窗,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动态美,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自由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淮海吞雄甸,金焦□大江。”这两句继续扩展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淮海与大江交汇处,雄伟壮丽,金焦(可能指金山、焦山)在江中矗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名胜的致敬。
最后,“凄凉南北事,高鸟去双双。”诗人以“凄凉”二字开头,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感慨,以及对当前情境的哀伤。然而,随着高飞的双鸟,诗人的思绪似乎得到了某种解脱,或许是在提醒读者,尽管历史充满悲欢离合,但生命依然在继续,未来仍有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豁达,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君子遁林壑,德润日以滋。
清晨启重门,理发延轻飔。
比栉去其垢,心惬乃自知。
盈颠忽种种,睹兹却兴悲。
感怀寄吟咏,秀句何瑰奇。
默伤时序迈,蹭蹬无所施。
风尘况扰扰,涉历世故危。
虽云发早白,年实未及衰。
惟昔践场屋,曾折丹桂枝。
功名姑少试,其志在远期。
而我苦节士,亦复怀明时。
为子歌欲放,歌罢还自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