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潮春涨西陵望。望陵西涨春潮上。寒雨渡来难。
难来渡雨寒。燕泥衔断槛。槛断衔泥燕。
时苦作蚕丝。丝蚕作苦时。
上潮春涨西陵望。望陵西涨春潮上。寒雨渡来难。
难来渡雨寒。燕泥衔断槛。槛断衔泥燕。
时苦作蚕丝。丝蚕作苦时。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毛奇龄所作的《菩萨蛮·其十六》。它以春潮和燕子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的苦涩感受。
"上潮春涨西陵望。望陵西涨春潮上",开篇描绘了春天江潮上涨的景象,诗人站在西陵眺望,潮水仿佛与视线相接,暗示着对远方友人的遥望之情。
"寒雨渡来难。难来渡雨寒",通过寒雨的艰难渡过,寓言了与友人相见的不易,以及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思念之深。
"燕泥衔断槛。槛断衔泥燕",燕子在破旧的门槛上衔泥筑巢,这一画面既写实又象征,可能暗指友人处境困顿,如同燕子般孤独。
"时苦作蚕丝。丝蚕作苦时",最后两句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辛苦劳作的蚕,表达出诗人为了友情付出的努力和内心的苦涩。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生活中的辛酸。
家传山谷旧簪缨,志业刚豪早有声。
二子学文能绍志,一官拜命竟辞荣。
琴斋不听惊人语,钺阃空留荐剡名。
借问松坡谁是主,疏梅淡月两凄清。
万玉林中惯识君,霜天月夜富精神。
谁将红粉涴颜色,却与夭桃斗莫春。
霁环新掠。正风回浪影,时摇城脚。
叹天涯、春草无伦,似凝伫当时,柳颦花弱。
步锦珠沉,谩一眸、千年如昨。
信龙楼凤阁,无奈都由,笑歌休却。斜阳柳边自落。
听幽禽两两,沙际停泊。
道世间、多少闲愁,总输与扁舟,五湖游乐。
便买蓑衣,又生怕、鱼龙风恶。
把从前、万事对酒,且休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