軿车出国门,归葬广陵原。
逝水年光尽,重泉白日昏。
镜留将拟貌,琴在与招䰟。
不解尚书恨,将朝无赠言。
軿车出国门,归葬广陵原。
逝水年光尽,重泉白日昏。
镜留将拟貌,琴在与招䰟。
不解尚书恨,将朝无赠言。
这首挽歌《挽王尚书夫人归葬》是明代文人王慎中为悼念其夫所作。诗中以哀婉之笔描绘了丧妻之痛,以及对亡者归葬的深切怀念。
首句“軿车出国门”,以軿车(古代官宦或贵族的丧车)出城门,形象地表达了丧妻之事,同时预示着生命的终结与归宿。接着“归葬广陵原”点明了丧葬地点,广陵原作为古代名胜之地,此处安息,寄托了对亡者的尊重与怀念。
“逝水年光尽,重泉白日昏。”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逝水代表时间的流逝,年光尽暗示生命的终结;重泉白日昏则描绘了亡者所在之地的阴暗与寂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亡者的哀思。
“镜留将拟貌,琴在与招魂。”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对亡者的怀念之情。镜留意指留下遗物,拟貌则是试图通过镜子中的影像来回忆亡者的容貌;琴在与招魂,则是通过音乐来召唤亡灵,表达对亡者的思念与呼唤。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生者对亡者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不解尚书恨,将朝无赠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亡者未完成心愿的遗憾。尚书恨可能指的是亡者生前未了的心愿或遗憾,将朝无赠言则暗示了亡者未能在朝堂上留下最后的言辞或贡献。这两句既是对亡者生前未竟事业的惋惜,也是对亡者人格与智慧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对亡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与不可逆转的感慨。
眼前物意颇昭苏,未省郊原遍也无。
更觅洗车三日雨,普教大地活焦枯。
当今天子尊儒宿,何事幽人在空谷。
子衿不复恋黉宫,禅衲惟其老岩屋。
菜根脱粟供其飧,野鹤孤猿为之侣。
衣冠当代多英贤,羽翮皆欲摩苍天。
名缰利锁祗自役,萧散何似林中仙。
矩山诗卷仁斋书,知音偻指皆名儒。
千峰顶上牢立脚,清风端可廉顽夫。
王者有德琪树生,兵马欲洗银瓮出。
天将以宝奠中原,何用真如传恍惚。
沙寒汀冷鹭啄冰,藻暖饵香鱼近罾。
梅花抱蕊不肯吐,敛衽且让天花升。
朱门歌呼正围妓,江上猎围飞铁骑。
惟有书生无所为,下帷煮茗候汤沸。
老矣捐书卧看屋,尚记姓名供简牍。
仓皇去越著南冠,头已如蓬口生醭。
无因可结孔方交,有药唯医管城秃。
新凉稍与灯火亲,学字颇惭蛇蚓曲。
罗纹重厚使守舍,铜雀不真非所蓄。
敢遣良工开下岩,要使珍材过天目。
君家旧物多锦藉,声若锵金眼鸲鹆。
前者一见首重稽,回视他山真碌碌。
公今遣一从我游,谨当配以蟾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