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云深谷里,寂寂隐茆庐。
昼榻疑朝暝,晴檐似雨馀。
有溪通野艇,无路入安车。
山犬俄然吠,人来问起居。
閒云深谷里,寂寂隐茆庐。
昼榻疑朝暝,晴檐似雨馀。
有溪通野艇,无路入安车。
山犬俄然吠,人来问起居。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隐居生活画卷。首句“閒云深谷里”,以“閒云”喻指闲逸自在的生活状态,深谷则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隐秘氛围。接着,“寂寂隐茆庐”一句,点明了诗人所居之处的清幽与隐秘,茆庐象征简朴而自然的居住环境。
“昼榻疑朝暝,晴檐似雨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昼榻与朝暝、晴檐与雨馀形成鲜明对照,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象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超脱。昼榻疑朝暝,或许是在午后的慵懒时光中,恍惚间仿佛穿越到了清晨;晴檐似雨馀,则是雨后初晴时檐下滴水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
“有溪通野艇,无路入安车”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自由与便捷。溪流可以作为出行的路径,野艇则是畅游山水的工具,而“无路入安车”则表明诗人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然、随性的生活方式,远离了世俗的束缚与喧嚣。
最后,“山犬俄然吠,人来问起居”两句,以山犬的吠声和来访者的问候,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与人情味。山犬吠声,既是自然界的音符,也是对主人归来的欢迎;来访者询问起居,则体现了邻里间的和谐与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隐居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岷峨万里,见渺渺、水流东去。
指远近关山,参差宫阙,起灭长空烟雾。
南望沧溟天边影,辨不出、微茫尽处。
叹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无数。从古。
长江天堑,飞艎难渡。
自玉树歌残,金莲舞罢,倏忽飞乌走免。
燕子堂前,凤凰台畔,冷落丹枫白露。
但坐看、狎鸥随浪,渔父扁舟朝暮。
夜未央,蛩声一片侵床。
漏滴沥、云颓雨咽,谱成半枕凄凉。
空怅望、纤林带月,不堪闻、孤雁啼霜。
灯泪红残,香心字冷,难将樽酒倩疏狂。
恨人去,天涯路远,抛却好春光。
向只道,相思有梦,毕竟荒唐。
破愁烦、蝇头绣句,花笺印叠鸳鸯。
更关情、楼西倚闷,最消魂、灯下凝妆。
月不长圆,花原易落,一时也抵百年长。
终凝恋、斜阳衰草,别袂共离觞。
一点点,鲛衫欲湿,界破檀黄。
吴兴公子雅好奇,欲把丹青竞天巧。
花蜂柳莺看巳足,貌得骅骝图更好。
浪花满身蹄削諲,两耳抽出春笋尖。
风鬉欲拂九霄雾,隅目似挂高秋蟾。
昨者王良失鞿鞚,封狼咆哮蛇豕閧。
天闲乘黄越在野,出车未见歌南仲。
呜呼,安得此马背负郭令公,扫清四海归奏明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