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清昼篆烟霞,满地苍苔衬落花。
习寂不须天送供,图閒懒为客煎茶。
寒炉煨芋留残火,怪衲连云缀断麻。
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
垂帘清昼篆烟霞,满地苍苔衬落花。
习寂不须天送供,图閒懒为客煎茶。
寒炉煨芋留残火,怪衲连云缀断麻。
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僧人生活场景。首句“垂帘清昼篆烟霞”,以“垂帘”暗示僧房的静谧,通过“清昼”和“篆烟霞”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接着,“满地苍苔衬落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自然与和谐,苍苔与落花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禅意。
“习寂不须天送供,图閒懒为客煎茶。”这两句表达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无需外界的供养或客人的打扰,自得其乐。煎茶本是日常之事,但在僧人眼中,却成为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寒炉煨芋留残火,怪衲连云缀断麻。”描述了僧人在寒冷季节里,用炉火煨煮芋头,留下余温的情景。这里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暗示了僧人对物质的淡漠,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怪衲与断麻的描绘,更添了几分禅宗的神秘与超脱。
最后,“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这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时间仿佛静止的世界,僧人独自坐着,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连时间都变得模糊。月光轻移,松树的影子悄悄爬上了窗纱,这一幕既宁静又富有诗意,完美地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以及他们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悠悠我祖,始于轩丘。抚历高阳,秩秩大猷。
爰自伯益,舜锡皂斿。中衍事商,造父御周。
征彼徐方,熊熊有功。邑于赵城,大河之东。
建氏晋国,耿先其封。成宣喻日,畏夏爱冬。
岸贾作难,婴臼立孤。襄子始大,常山得符。
于赫列侯,懋建丕图。肃矣武灵,兆配有虞。
西汉子都,生长河间。暨于唐末,合族居燕。
卜迁大梁,世系绵绵。厚德丰功,宜永其传。
中罹多难,南历江沱。眷焉吾宗,丰水居多。
百川有源,众条有柯。庸修家牒,克俾无讹。
固余伯仲,忧患多更。瞻叹古烈,自怜其生。
其生岂偶,三辰垂精。德业未进,敢不战兢。
我心伊何,常念厥初。感彼霜露,怆焉踟蹰。
奉先如在,宗戚相于。亦有萱草,高堂可娱。
惟忠惟孝,立身有本。嗟尔后进,勖哉自勉。
万有能销,斯道无泯。温恭朝夕,云胡不谨。
显亲扬名,俾昌俾炽。善保家声,期于勿替。
尚念前人,留心谱系。受天之庆,远及苗裔。
《述祖诗》【元·赵由侪】悠悠我祖,始于轩丘。抚历高阳,秩秩大猷。爰自伯益,舜锡皂斿。中衍事商,造父御周。征彼徐方,熊熊有功。邑于赵城,大河之东。建氏晋国,耿先其封。成宣喻日,畏夏爱冬。岸贾作难,婴臼立孤。襄子始大,常山得符。于赫列侯,懋建丕图。肃矣武灵,兆配有虞。西汉子都,生长河间。暨于唐末,合族居燕。卜迁大梁,世系绵绵。厚德丰功,宜永其传。中罹多难,南历江沱。眷焉吾宗,丰水居多。百川有源,众条有柯。庸修家牒,克俾无讹。固余伯仲,忧患多更。瞻叹古烈,自怜其生。其生岂偶,三辰垂精。德业未进,敢不战兢。我心伊何,常念厥初。感彼霜露,怆焉踟蹰。奉先如在,宗戚相于。亦有萱草,高堂可娱。惟忠惟孝,立身有本。嗟尔后进,勖哉自勉。万有能销,斯道无泯。温恭朝夕,云胡不谨。显亲扬名,俾昌俾炽。善保家声,期于勿替。尚念前人,留心谱系。受天之庆,远及苗裔。
https://shici.929r.com/shici/GyPs8SY.html
绿树如酣酒。听流莺、数声庭院,揽人眠否。
娇梦初回罗帐卷,四角香囊垂斗。
未插到、鸾钗树九。
泼了银泥方拢发,倩小鬟、侧镜妆台守。
星靥映、回郎首。东风无力游丝走。
长是爱、碧桃小朵,簪来纤手。
叶似黛眉花似面,湿露一枝浓受。
点檀晕、态生樱口。
绾就盘云新样好,尺鬟高、不似城中丑。
朝噋射、雕栊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