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势莫量。
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势莫量。
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这首诗《净土诗二首(其二)》由元代诗人明本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功名与永恒的探索。诗中以“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势莫量”开篇,描绘了权高位重、功名显赫的景象,暗示了世人对于权力与成就的追求。然而,紧接着的“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两句,却将视角转向内心的平静与永恒的追求,提出了在繁华背后,如何面对生命无常的问题。
“自性弥陀如不念”,意味着即使拥有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若不念及内心深处的平静与佛性的存在,那么这些外在的成就也无法真正抵御生命的无常与变化。“未知何以敌无常”,则直指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预测性,强调了在追求外在成功的同时,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对永恒的追求同样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权势与内心的平静,探讨了人生价值的深层意义,鼓励人们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时,也不忘内在精神的修养与对永恒的追寻,体现了佛教思想中关于生死、自我与解脱的深刻洞察。
独漉独漉,驱车折轴。不畏折轴,但畏车覆。
芃芃者莸,生彼中衢。虽有兰蕙,当门则锄。
同行窃金,相顾道左。我实不知,彼则畏我。
食荼知苦,食梅知酸。狐裘之蔽,可以禦寒。
有虎斑斑,伏于林下。我欲射虎,愧无劲弩。
肃彼北风,渡彼中流。岂不怀忧,与子同舟。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
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