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鬓不争多。
谁言生死无消处,还有修行那得何。
开士安能穷好恶,故人堪忆旧经过。
会归原上焚身后,一阵灰飞也任他。
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鬓不争多。
谁言生死无消处,还有修行那得何。
开士安能穷好恶,故人堪忆旧经过。
会归原上焚身后,一阵灰飞也任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无愿上人》。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然面对生死的哲学态度。
“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鬓不争多。”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年龄的平常心态,不与他人计较长短,接受自然的流转。
“谁言生死无消处,有还修行那得何。”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佛教思想,即认为生死循环是可以通过修行来超脱的,诗人质疑这种观点,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开士安能穷好恶,故人堪忆旧经过。”
这两句中,“开士”可能指的是有见识之人,他们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而不被世俗的好恶所迷惑。诗人提到故人和旧时的经历,是在表达一种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会归原上焚身后,一阵灰飞也任他。”
最后两句则显露出一种极端的超脱态度,诗人仿佛在说,即使是生命的终结,也只是一场烟消云散的过程,无需挂念。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时间流逝和个人选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独寻招提游,果得世外欢。
昔贤所栖集,画像藏屋端。
山僧启锁鱼,不待啜茗乾。
修广各异制,精采俱生完。
堂堂苏长公,英气邈难干。
筇杖紫道服,天风吹袖宽。
清献薄须眉,示我铁肺肝。
尚馀所施物,片石椭而寒。
侍郎胡金华,高括侍中冠。
眉间可容掌,手版出中单。
颍滨与淮海,秋色亚层峦。
参寥独缁衣,颔髭茁茅菅。
最后辨才师,文茵高座安。
空山一室内,举目皆龙鸾。
再拜倾挈壶,喜极重悲酸。
去之三百载,归路何漫漫。
斯人为列星,下视虫沙繁。
宁不念学子,道术救彫残。
抵舍亟摹貌,微哉难控抟。
梦中傥未遇,展诗时一观。
《游龙井方圆庵阅宋五贤二开士像》【元·张雨】独寻招提游,果得世外欢。昔贤所栖集,画像藏屋端。山僧启锁鱼,不待啜茗乾。修广各异制,精采俱生完。堂堂苏长公,英气邈难干。筇杖紫道服,天风吹袖宽。清献薄须眉,示我铁肺肝。尚馀所施物,片石椭而寒。侍郎胡金华,高括侍中冠。眉间可容掌,手版出中单。颍滨与淮海,秋色亚层峦。参寥独缁衣,颔髭茁茅菅。最后辨才师,文茵高座安。空山一室内,举目皆龙鸾。再拜倾挈壶,喜极重悲酸。去之三百载,归路何漫漫。斯人为列星,下视虫沙繁。宁不念学子,道术救彫残。抵舍亟摹貌,微哉难控抟。梦中傥未遇,展诗时一观。
https://shici.929r.com/shici/bAMlhERXT.html
一纲举,万目张。建炎帝,开重光。
首窜卖国牙,继诛易姓王。
募军买马事战备,誓为吾君复旧疆。
忤汪黄,七十五日中书堂,奉祠已落张公章。
嗟乎一纲去,万目弛,□马长驱饮江水。
张公督战方未已,张公督战方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