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辰正月二十三日夕壬申梦坐一江楼上见雪月辉映汀洲高下澄流金碧林野疏迥景物清华绝非人间世所有因赋数诗既觉止记一首》
《甲辰正月二十三日夕壬申梦坐一江楼上见雪月辉映汀洲高下澄流金碧林野疏迥景物清华绝非人间世所有因赋数诗既觉止记一首》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风卷寒云雪压船,楼台隐约隔明烟。

黄庭掩映桃红篆,静看双鹅一水天。

(0)
翻译
大风吹卷着寒冷的云层,雪花重重地压在船上。
远处的楼阁在袅袅炊烟中若隐若现。
注释
风卷:大风吹卷。
寒云:寒冷的云层。
雪压船:雪花堆积在船上。
楼台:远处的楼阁。
隐约:若隐若现。
隔:隔着。
明烟:袅袅炊烟。
黄庭:黄色的庭院。
掩映:隐藏在其中。
桃红篆:桃花装饰的篆刻图案。
静看:静静地观赏。
双鹅:两只鹅。
一水天:水天相接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月交辉的江景图。诗人坐在江楼上,观赏着风卷寒云、雪压船只的景象,远处的楼台被薄雾遮掩,只能隐约看到轮廓。黄庭后的桃花和篱笆在雪中显得更加鲜艳,而诗人却静静地观察着水面上的双鹅和一片清澈的天空。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笔触,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风、云、雪、船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而楼台、黄庭、桃红篆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静谧与温馨的色彩。诗人通过对双鹅和水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词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衰羸

衰羸因底病相和,留滞俄然去日多。

却是天怜令寿考,任从人会作风波。

宽心总与欢欣受,述意无妨慷慨歌。

更有南华书数纸,鹏声蜗角奈渠何。

(0)

杨之美弹棋局歌

汉皇初厌蹙鞠劳,侍臣始作弹棋戏。

东方诸公盛得名,魏文以来称绝技。

后宫妆奁乃可为,客著葛巾尤更奇。

谁令朱墨异贵贱,百世纷纷无已时。

君从何处得此局,石理温华莹寒玉。

山形四隤涧谷深,别将望秦森在目。

少年博戏日益新,古事不复传今人。

君能兴此亦先觉,辟雍老儒悲绝学。

(0)

寄老庵

兹山韫奇胜,四野穷眺览。

近峰擢矛剑,远巘矗莲萏。

云霞发光彩,气候变舒惨。

啼禽不能名,秀芳多可揽。

招提就丘壑,初地首铅椠。

精庐烂金碧,净供欢藜糁。

佛香昼绵绵,法鼓晨紞紞。

林风忽飘摇,天乐随簸撼。

灵泉初发蒙,温液遂盈坎。

异源判炎凉,及物万尘黕。

西南江路永,水墨画色淡。

沤鸟破青冥,帆樯出葭菼。

吾人事探讨,绝境更平澹。

悟真心自知,得隽首独颔。

剪茅地夷爽,筑基土强鹍。

长松启门扃,怪石列窊窞。

遂初本逍遥,知略贵刚敢。

颓龄惜鬓发,壮节露肝胆。

由来抱轩昂,岂复甘黯黮。

辞满异多秩,掺袪嗟不寁。

高风故难继,弱质因自感。

涧肩疲负任,勿药羞是鞓。

愿言尔为邻,宁使我馀憾。

即今桑榆景,光翳将就晻。

(0)

赠李纲

青共立,米去皮。此时节,甚光辉。

(0)

朝日偶作呈友人

渐知春意入城来,向午池冰已半开。

和气满天真可望,凭君须上最高台。

(0)

时会堂二首·其一

雪霁苍山未有尘,阳崖气色已含春。

不关南国年芳早,自有东藩欲贡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