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相吹生不尽,海犀能辟语成空。
高埋旗鼓无边黑,暗染衣冠日下红。
宁可濯缨歌浊水,莫教举扇障西风。
浑无一点仙家殿,应在三韩漂渺中。
野马相吹生不尽,海犀能辟语成空。
高埋旗鼓无边黑,暗染衣冠日下红。
宁可濯缨歌浊水,莫教举扇障西风。
浑无一点仙家殿,应在三韩漂渺中。
这首诗名为《咏尘》,作者是宋代诗人林泳。诗中以"野马相吹生不尽"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尘埃如同野马般在风中翻腾不息,暗示尘世的纷扰与无穷。"海犀能辟语成空"则进一步强调尘埃的力量,即使犀牛角也无法抵挡其言语的虚无。
接着,诗人通过"高埋旗鼓无边黑,暗染衣冠日下红",将尘埃比喻为战争中的烟尘,遮蔽了视线,使旗帜和战鼓淹没于黑暗之中,同时也让阳光下的衣冠染上尘土之色,象征着世事的沧桑与变迁。
"宁可濯缨歌浊水,莫教举扇障西风"表达了诗人宁愿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高洁,也不愿因尘世纷扰而遮挡对自由的追求,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志向。
最后,"浑无一点仙家殿,应在三韩漂渺中"以仙家宫殿的隐喻,暗示尘埃并非完全消极,而是可能在遥远的漂渺之地,如三韩之地,蕴含着某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尘埃为载体,寓言人生百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辞家适京国,汎舟浙江湄。
吴山一何高,湖水清涟漪。
浮云从南来,感我怀乡思。
于时春向深,草木好容姿。
幽禽树间鸣,间关杂兜离。
临岐别良友,中心能不悲。
悽恻未忍分,慷慨终当辞。
君家住金华,我居栝苍垂。
同舟展良晤,浩瀚陈歌诗。
人生无定踪,会合诚稀奇。
君慕渥洼马,腾达康与逵。
我羡青田鹤,山林自栖迟。
操尚虽不同,意气深相知。
所贵德业隆,守道识盈亏。
相期各勉力,勿为俗子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