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尘》
《咏尘》全文
宋 / 林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野马相吹生不尽,海犀能辟语成空。

高埋旗鼓无边黑,暗染衣冠日下红。

宁可濯缨歌浊水,莫教举扇障西风。

浑无一点仙家殿,应在三韩漂渺中。

(0)
翻译
野马般的狂风吹不息,海犀的传说言语成空。
战旗沉寂在无边黑夜,衣冠被夕阳染成暗红。
宁愿在污浊水中洗帽,也不愿用扇子阻挡西风。
再无丝毫仙境宫殿影,应飘浮在三韩那遥远的天空。
注释
野马:比喻疾风。
相吹:相互吹拂。
不尽:不停息。
海犀: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神秘或虚幻。
辟语成空:言语无法实现。
旗鼓:战旗和战鼓,代指战争。
无边黑:形容夜晚的黑暗。
暗染:被染成。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这里借指朝廷或权贵。
濯缨:清洗冠缨,象征洁身自好。
歌浊水:在污浊的水中唱歌。
举扇:举起扇子。
障西风:阻挡西风,暗示抵挡某种势力。
仙家殿:仙境的殿堂,象征理想或超脱。
三韩:古代朝鲜半岛的三个地区。
漂渺:模糊不清,遥远。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尘》,作者是宋代诗人林泳。诗中以"野马相吹生不尽"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尘埃如同野马般在风中翻腾不息,暗示尘世的纷扰与无穷。"海犀能辟语成空"则进一步强调尘埃的力量,即使犀牛角也无法抵挡其言语的虚无。

接着,诗人通过"高埋旗鼓无边黑,暗染衣冠日下红",将尘埃比喻为战争中的烟尘,遮蔽了视线,使旗帜和战鼓淹没于黑暗之中,同时也让阳光下的衣冠染上尘土之色,象征着世事的沧桑与变迁。

"宁可濯缨歌浊水,莫教举扇障西风"表达了诗人宁愿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高洁,也不愿因尘世纷扰而遮挡对自由的追求,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志向。

最后,"浑无一点仙家殿,应在三韩漂渺中"以仙家宫殿的隐喻,暗示尘埃并非完全消极,而是可能在遥远的漂渺之地,如三韩之地,蕴含着某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尘埃为载体,寓言人生百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林泳
朝代:宋

林泳,字太渊,自号艮斋,又号弓寮,南宋福建福清人。按《图绘宝鉴》作兴化人。希逸长子。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能诗,工书,善画墨竹。事迹见于《福州府志》、《宋诗纪事》、《书史会要》。
猜你喜欢

咏松

亭亭独立秀穹林,得地何愁枳棘侵。

老节定经千岁久,直根应透九原深。

尘埃不染怜渠貌,风雪难移信此心。

却怪祖龙封爵污,不平时作怒涛音。

(0)

红梅花

冰雪姿容旧写真,一枝曾寄陇头人。

相逢若问真消息,为说江南别有春。

(0)

雪夜观胡贰令本道诗藁因题

久别可人胡贰宰,近来诗思夐无同。

坡因海外文偏好,杜向秦州句转工。

漂泊有谁窥梗槩,艰危自古见英雄。

乾坤怪得无清气,却在溪山浙水东。

(0)

凉翠轩

故人结屋严滩上,小小轩窗自不同。

风捲雨声来枕簟,树移山色傍帘栊。

秋清未觉鸾箫远,岁久应嫌鹤帐空。

无限好怀归未得,懒题安字寄征鸿。

(0)

周如心溪庄八首·其四

昔人今已矣,溪馆为谁开。

野鹤穿云去,林鸠唤雨来。

松边深涧谷,花外小亭台。

俛仰成陈迹,披图一快哉。

(0)

钱唐别友人

辞家适京国,汎舟浙江湄。

吴山一何高,湖水清涟漪。

浮云从南来,感我怀乡思。

于时春向深,草木好容姿。

幽禽树间鸣,间关杂兜离。

临岐别良友,中心能不悲。

悽恻未忍分,慷慨终当辞。

君家住金华,我居栝苍垂。

同舟展良晤,浩瀚陈歌诗。

人生无定踪,会合诚稀奇。

君慕渥洼马,腾达康与逵。

我羡青田鹤,山林自栖迟。

操尚虽不同,意气深相知。

所贵德业隆,守道识盈亏。

相期各勉力,勿为俗子嗤。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