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其四》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其四》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早年丧乱曾尝过,复壁为佣。

城旦为舂,儿女宵啼贼火红。

回头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

衰鬓如蓬,莫遣咸阳又举烽。

(0)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陈维崧的《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其四)》表达了词人对早年的苦难经历回忆,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首句“早年丧乱曾尝过”直接点出词人年轻时遭遇战乱的艰辛,"复壁为佣,城旦为舂"形象地描绘了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苦力的困顿生活,儿女在贼火中哭泣的场景更是让人心酸。

"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词人感慨时间流逝,曾经的苦难仿佛就在昨日,他向苍天倾诉自己的衷肠,希望得到宽恕与安宁。"衰鬓如蓬"则以白发之态,揭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沧桑。最后,"莫遣咸阳又举烽"表达了词人对于战事再起的深深忧虑,他不希望历史的烽烟再次笼罩京城咸阳。

整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个人经历的回顾,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水口田家

水口山腰三四家,枫林茆屋带苍葭。

野人敲火夜然竹,溪女踏云朝浣沙。

水落寒潭鱼可捕,草肥秋垄兔堪罝。

有时刀槊还登砦,鸡犬萧萧隔暮霞。

(0)

山楼秋兴和友人韵

水口何年别起楼,登临亦足散羁愁。

泉声近报山中夜,月色遥分海上秋。

访古长怀寻马迹,探幽犹拟上牛头。

西岩闻有花如雪,载酒还能共醉不。

(0)

寄赠印山黄巡检进贤

茫茫江海暗烟涛,公子临边事武韬。

野砦入云山似印,悬岩飞雨石如刀。

马头猎罢秋风起,剑底诗成夜月高。

寂寞林居最相忆,尘埃凉满旧绨袍。

(0)

送萧子所之九江谒刘太守楚奇·其二别淮南帅府戴照磨因使还乡复赴淮南

丞相提兵阙下来,淮南幕府一时开。

从军王粲应能赋,草檄相如独擅才。

万里关河通驿骑,五云楼观接蓬莱。

乡山寂寞兵尘里,愁绝征人奉使回。

(0)

晚集舒氏山楼有戏予不饮者赋此寄怀

近郭青山故满楼,登临犹及送清秋。

干时虚拟扬雄赋,对酒真成王粲愁。

水国冥鸿寒历历,林梢白鹭晚悠悠。

谩将强饮酬清赏,已觉归心屈壮游。

(0)

感怀四首寄呈李子翀邓子益·其二

邓郎心性蚤聪明,李子才华更老成。

应着綵衣奉慈母,还看鸿雁忆难兄。

遗书独抱谁相问,佳句新题人尽惊。

自合鶱腾齐远举,敢将憔悴托高情。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