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丧乱曾尝过,复壁为佣。
城旦为舂,儿女宵啼贼火红。
回头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
衰鬓如蓬,莫遣咸阳又举烽。
早年丧乱曾尝过,复壁为佣。
城旦为舂,儿女宵啼贼火红。
回头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
衰鬓如蓬,莫遣咸阳又举烽。
这首清代词人陈维崧的《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其四)》表达了词人对早年的苦难经历回忆,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首句“早年丧乱曾尝过”直接点出词人年轻时遭遇战乱的艰辛,"复壁为佣,城旦为舂"形象地描绘了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苦力的困顿生活,儿女在贼火中哭泣的场景更是让人心酸。
"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词人感慨时间流逝,曾经的苦难仿佛就在昨日,他向苍天倾诉自己的衷肠,希望得到宽恕与安宁。"衰鬓如蓬"则以白发之态,揭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沧桑。最后,"莫遣咸阳又举烽"表达了词人对于战事再起的深深忧虑,他不希望历史的烽烟再次笼罩京城咸阳。
整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个人经历的回顾,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