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问白髭》
《问白髭》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毛发有白黑,迟速亦有时。

我年四十强,谁遣白我髭。

谓予夙多病,或者烦忧思。

髭生本发类,我发胡未知。

人言白可拔,拔白将何为。

或言黑可返,借问返者谁。

髭乎苟能言,聊以解我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问白髭》。诗中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探讨了关于头发变白的自然现象及其背后可能的原因。

诗的开篇“毛发有白黑,迟速亦有时”,点出了头发从黑到白的自然演变过程,并暗示了这一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其规律和时间性。接着,“我年四十强,谁遣白我髭”一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四十岁左右时,发现鬓角开始出现白发的惊讶与不解,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谓予夙多病,或者烦忧思”两句,诗人推测白发的出现可能与自身的健康状况或心理状态有关,提出了疾病和忧虑可能导致头发过早变白的观点。接下来,“髭生本发类,我发胡未知”则进一步说明了白发与黑发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头发变化的未知与好奇。

“人言白可拔,拔白将何为”和“或言黑可返,借问返者谁”这两组问答,反映了诗人对于解决白发问题的尝试与困惑。他询问是否可以通过拔除白发来解决问题,以及是否存在方法可以将白发恢复成黑色,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最后,“髭乎苟能言,聊以解我颐”一句,诗人以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白发现象的无奈与自我调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自我形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人生不可避免的变化时的智慧与幽默。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赠九江陈兵宪·其九

尊俎应知得算强,九重霄旰在封疆。

北边将殪入骄种,南甸先枭日本王。

(0)

赠九江陈兵宪·其八

谁道搀抢出夜分,钟山王气五龙文。

登坛不用观风角,飞檄端能静海氛。

(0)

华山汝思侄赴官·其二

处处相怜保障疏,庭前那复有悬鱼。

吾家门户谁相亚,清白传来不愿馀。

(0)

寿竹园壶山翁六十

曾闻海外有方壶,更识长房往事无。

我种石莲高万丈,玉瓶共倒醉相扶。

(0)

次三符翁韵·其四

袅袅双珠的的花,天孙裁剪付仙家。

莲房不与凡胎共,太华峰头有绛霞。

(0)

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其一

自爱江村似辋川,结茅故傍石林边。

桃花不记来何路,蓂叶新开又一年。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