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萧饶州韵·其二》
《次萧饶州韵·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谦谦贤太守,止止乐閒居。

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

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

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

(0)
翻译
谦逊有德的太守,享受着悠闲的生活。
他的才情超越三位谢姓文人,高尚品格追随两位疏姓贤者。
家中还保留着旧时的笏板,梦中也不曾见到被官车迎接的荣华。
哪里的山水更宜人,我希望能与你一同在简陋的草庐中共度时光。
注释
谦谦:形容人的谦虚有礼。
贤太守:品德高尚的地方长官。
止止:形容生活宁静,无求无欲。
健笔:才思敏捷的笔触。
凌三谢:超过或比肩谢姓的文人。
高风:高尚的品格。
二疏:指古代的两位隐士疏广和疏受。
故笏:旧时官员上朝所持的手板,象征过去的官职。
安车:古代配有仆役的车子,常用于迎接官员。
溪山:山水风景。
结草庐:建造简陋的草屋,比喻过简朴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次萧饶州韵(其二)》。从这短短的四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首先,“谦谦贤太守,止止乐閒居”两句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太守,他不仅谦逊有礼,而且享受着闲适宁静的生活。这里的“谦谦”和“止止”都是形容词,用来强化太守的品格和他对闲居生活的喜爱。

接着,“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两句展示了诗人自己的文学才能和志向。他用“健笔”自比,表明自己文笔雄健,并且能够超越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如“凌三谢”即凌驾于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曹植、孔融、王粲之上;而“高风继二疏”则是指诗人希望自己的文章能继承唐朝诗人杜甫、韩愈的高洁文风。

最后,“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情感。尽管家中还保留着先人的遗物——“故笏”,但诗人却无法在现实中找到内心所向往的平静,如同难以梦到安稳的马车旅程。

至于“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他想要找到一处美丽的溪山之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生活在简陋的草屋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中的太守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不满和内心深处的不安。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太上皇后閤春帖子·其一

寿拟南山祝,春从北斗回。

物华欣向泰,厚德发生来。

(0)

侯机宜挽词三首·其三

掀髯握手话心期,录录俦中独见知。

官职有惭公过许,行藏无据我何为。

直书实行人能读,厚德深功世莫窥。

有子传家吾不恨,西风吹袂涕垂颐。

(0)

郑通判同年挽词·其二

惊心同榜渺参辰,回首龙飞四十春。

不慭此翁天实惜,欲论心事我谁亲。

百年风月归吟笔,一代仪型落后尘。

正尔棘心吹泪苦,石塘东望更沾巾。

(0)

蔡知阁挽词

抱负平生是朴忠,发挥不尽古人风。

名藩多历为民福,上阁频输在帝衷。

勋业有期方感会,哀荣不恨剧初终。

灵峰树杪龟趺出,无愧铭辞属蔡公。

(0)

简才叔

坐看母竹长龙材,衣上新痕染碧苔。

杜宇不随春老去,黄鹂偏傍水光来。

摇摇书带连香草,冉冉凌霄上古梅。

此意转庵同领解,更须潘令好怀开。

(0)

酬南寿·其二

身世悠悠莫苦营,是他松柏只长青。

宽于茧瓮茨为舍,大似鸡栖草作亭。

虫臂鼠肝元自定,龟毛兔角惯曾听。

胪传天语君须记,第四科名合是丁。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