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珠玉不足珍,甘雨一洒万家春。
昨日苍头木洲至,又道木洲饥杀人。
满眼珠玉不足珍,甘雨一洒万家春。
昨日苍头木洲至,又道木洲饥杀人。
这首诗名为《喜雨》,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诗人以珠玉为喻,表达对雨水的珍视,因为甘霖如珠玉般宝贵,能滋润万物,给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他通过“甘雨一洒万家春”这一句,描绘了雨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寓意丰收在望。
接下来,诗中提到“昨日苍头木洲至”,这里的“苍头”可能是指使者或农夫,他们从木洲归来,带来了关于当地的消息。“又道木洲饥杀人”则揭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木洲地区遭受饥荒,甚至到了人命危急的地步。这与前文的“甘雨”形成对比,突显出雨对于民生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喜雨为题,却在欢欣背后寓含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蹇步接輶轩,于山亦有缘。
剑锋遗断石,阁影倒平田。
紫日穿林暝,黄云共野连。
清辉无著处,月伴使星圆。
宦游来此亦随缘,过了新冬又馈年。
今夕桃符犹自写,明朝柏酒让谁先。
但令世道皆平地,此外身名任老天。
春与诗家如有意,早传清梦谢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