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濯新荷出波小,紫阁栽培值春晓。
移种疑从玉井来,托根偏向瑶池好。
预拟开花映玉堂,绝胜照水溢金塘。
风归渐拂亭亭盖,雨过初闻细细香。
阁内主人爱莲者,每道群芳出其下。
已添新水净淤泥,更着疏阑助潇洒。
旧种吾家绿玉池,淡烟微雨蒂双垂。
即此一茎栖瑞露,犹堪千叶上灵龟。
濯濯新荷出波小,紫阁栽培值春晓。
移种疑从玉井来,托根偏向瑶池好。
预拟开花映玉堂,绝胜照水溢金塘。
风归渐拂亭亭盖,雨过初闻细细香。
阁内主人爱莲者,每道群芳出其下。
已添新水净淤泥,更着疏阑助潇洒。
旧种吾家绿玉池,淡烟微雨蒂双垂。
即此一茎栖瑞露,犹堪千叶上灵龟。
这首诗描绘了在内阁栽植莲花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花生长的环境与莲花本身的美丽。首句“濯濯新荷出波小”描绘了新荷初出水面的清新景象,接着“紫阁栽培值春晓”则点明了栽种的地点和时间,营造出一种春日清晨的宁静氛围。诗人通过“移种疑从玉井来,托根偏向瑶池好”两句,将莲花比作从玉井中移来的珍稀之物,寄寓了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接下来,“预拟开花映玉堂,绝胜照水溢金塘”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盛开时美景的期待,以及它超越其他花卉的独特魅力。“风归渐拂亭亭盖,雨过初闻细细香”描绘了莲花在风中摇曳生姿,雨后散发出的淡淡香气,进一步渲染了莲花的优雅与清幽。
“阁内主人爱莲者,每道群芳出其下”则体现了莲花在诗人眼中的崇高地位,它不仅被赋予了高洁的象征意义,还成为了众多花卉中的佼佼者。“已添新水净淤泥,更着疏阑助潇洒”表现了诗人对莲花生长环境的关注与呵护,以及莲花在环境中展现出的洒脱与自在。
最后,“旧种吾家绿玉池,淡烟微雨蒂双垂。即此一茎栖瑞露,犹堪千叶上灵龟”通过回忆与联想,进一步深化了莲花的形象,将其与自然界的美好和谐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莲花及其所代表的美好品质的深深喜爱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阁栽植莲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莲花的美丽、高洁与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推崇。
结绳既亡书契出,文字变化尤倏忽。
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
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
天下金石凡几存,此当为甲彼皆乙。
体势鸟迹杂蝌蚪,词章车攻与吉日。
六书既废小雅缺,能使兼存此其实。
韩公昔尝歌感激,若弦周诗播琴瑟。
雷生今复隶古定,如破鲁璧传简帙。
道之难行乃若兹,二千年间能事毕。
先王亲用必贵本,流俗玩文因丧质。
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
藏之天府自其所,大训河图亦何物。
会稽群玉久冥寞,漆简韦编尚彷佛。
昔人虽死名不朽,智者能为巧当述。
太学先生事起废,诵此勤勤救埋没。
会令永与天壤传,不比酒诰俄然失。
《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宋·刘敞】结绳既亡书契出,文字变化尤倏忽。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天下金石凡几存,此当为甲彼皆乙。体势鸟迹杂蝌蚪,词章车攻与吉日。六书既废小雅缺,能使兼存此其实。韩公昔尝歌感激,若弦周诗播琴瑟。雷生今复隶古定,如破鲁璧传简帙。道之难行乃若兹,二千年间能事毕。先王亲用必贵本,流俗玩文因丧质。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藏之天府自其所,大训河图亦何物。会稽群玉久冥寞,漆简韦编尚彷佛。昔人虽死名不朽,智者能为巧当述。太学先生事起废,诵此勤勤救埋没。会令永与天壤传,不比酒诰俄然失。
https://shici.929r.com/shici/M4N8F4la.html
张君于福乐,先进野人也。
曩者吾见之,大惊彼何者。
须眉交苍白,被服必儒雅。
故善殷周间,不居王郑下。
诸士多及门,之子独在野。
食有脱粟饭,出无款段马。
乡闾行虽高,时俗知亦寡。
昨闻修庠序,造士系陶冶。
斯人宜聘起,可以专楚槚。
养贤须勤渠,风教随用舍。
望君万里馀,谁谓我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