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
《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结绳既亡书契出,文字变化尤倏忽。

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

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

天下金石凡几存,此当为甲彼皆乙。

体势鸟迹杂蝌蚪,词章车攻与吉日。

六书既废小雅缺,能使兼存此其实。

韩公昔尝歌感激,若弦周诗播琴瑟。

雷生今复隶古定,如破鲁璧传简帙。

道之难行乃若兹,二千年间能事毕。

先王亲用必贵本,流俗玩文因丧质。

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

藏之天府自其所,大训河图亦何物。

会稽群玉久冥寞,漆简韦编尚彷佛。

昔人虽死名不朽,智者能为巧当述。

太学先生事起废,诵此勤勤救埋没。

会令永与天壤传,不比酒诰俄然失。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雷氏子推迹石鼓为隶古定圣俞作长诗叙之诸公继作予亦继其后》。诗中探讨了文字演变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诞生,再到文字形式的变化,以及文字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文字经历了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转变,随后文字的形式不断变化,如同时间的流逝一般迅速。太山上的石鼓记录了晚周时期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又与宣王时期的诗歌和史籀的笔法相关联。诗中强调了文字在历史传承中的价值,指出在众多保存下来的文字中,石鼓文具有特别的意义。

诗中还提到了文字体势的变化,从鸟迹字到蝌蚪字,再到后来的甲乙丙丁等文字体系的演变。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废止,以及小雅的缺失,但石鼓文能够保存这些文字的实际内容。

诗中引用了韩愈的诗句,表达了对石鼓文的赞赏,并提到了雷氏对石鼓文的研究和整理。诗中还提到,虽然文字的传承在现代社会可能显得不那么迫切,但它对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诗中表达了希望石鼓文能够永远流传下去的愿望,与天壤同寿,不被遗忘。这反映了诗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过泰和宫

林塘漠漠乱花飞,门掩苍苔过客稀。

蝴蝶与身俱是梦,杜鹃怜我几时归。

徐行便当篮舆稳,清话何妨羽扇挥。

四十九年蘧伯玉,此生毕竟是邪非。

(0)

西湖次弟润之韵

旧说西湖好,春来更一游。

林逋山际宅,苏小水边楼。

行密柳堤闹,树多花影稠。

天堂从此去,真个说杭州。

(0)

龚山长栖阁

不知此是何人宅,杨柳虽低屋却高。

见说图书皆长物,六经之外有离骚。

(0)

和危府教·其二

天上群仙台望居,芹宫未是辱泥途。

莫邪变化须臾事,一点一镕金在炉。

(0)

书越州能仁寺壁

流年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

狼籍落花春不老,竹鸡啼处雨声多。

(0)

句·其二

同登二乐榭,拟续四贤诗。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