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堤处处露榕根,潦去江深见水痕。
远嶂排空明落日,长牵拖绿入黄昏。
天机在处看来妙,图马前头不受言。
收拾春光且归去,豆麻还绕榄山门。
沿堤处处露榕根,潦去江深见水痕。
远嶂排空明落日,长牵拖绿入黄昏。
天机在处看来妙,图马前头不受言。
收拾春光且归去,豆麻还绕榄山门。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峡口》诗,描绘了峡口地区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沿堤处处露榕根”,描绘了河流两岸榕树根部裸露的情景,暗示了水流的退去,为后面的景象铺垫。接着,“潦去江深见水痕”一句,通过“潦去”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洪水退去后江面恢复平静的状态,而“水痕”则暗示了洪水曾带来的痕迹。
“远嶂排空明落日,长牵拖绿入黄昏”两句,运用了对比和动态描写的手法,将远处山峰与落日、绿色与黄昏的景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壮丽而又宁静的画面。山峰与落日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长牵拖绿入黄昏”则生动地描绘了绿色逐渐融入黄昏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
“天机在处看来妙,图马前头不受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天机”指的是自然界的奥秘或规律,诗人认为这些美好之处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妙处。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类语言局限性的反思。
最后,“收拾春光且归去,豆麻还绕榄山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依恋。在欣赏完春光之后,诗人选择离开,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希望再次回到这里,感受豆麻环绕山门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峡口地区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