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树间林峦,云收雨气残。
四山岚色重,五月水声寒。
老鹤两三只,新篁千万竿。
化成天竺寺,移得子陵滩。
心觉闲弥贵,身缘健更欢。
帝将风后待,人作谢公看。
角里年虽老,高阳兴未阑。
佳辰不见召,争免趁杯盘。
岛树间林峦,云收雨气残。
四山岚色重,五月水声寒。
老鹤两三只,新篁千万竿。
化成天竺寺,移得子陵滩。
心觉闲弥贵,身缘健更欢。
帝将风后待,人作谢公看。
角里年虽老,高阳兴未阑。
佳辰不见召,争免趁杯盘。
[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和闲适的人生境界。诗人通过对岛屿、树林、高山和流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老鹤悠然自得,新篁如织,化成寺院移至滩涂,都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诗人心中感到闲适弥贵,身体健康而欢愉,这种情感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内心体验得来的。帝王之后的风光仍在等待,而人们则向谢公学习,这里可能隐含着一种向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最后,尽管年事已高,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并未减退。在佳辰美好的时候,却不见召唤,这可能是因为诗人更愿意保持独立和自我,不随波逐流地参与世俗的繁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