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南海郭宪使》
《寄南海郭宪使》全文
宋 / 陈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望天涯万里舟,波涛如掌见安流。

霜威清逼珠光夜,海怪寒惊剑气秋。

人在西风何处梦,书回南雁隔年愁。

政成载月归来后,须到沧洲访白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hǎiguōxiàn使shǐ
sòng / chéngòng

wàngtiānwànzhōutāozhǎngjiànānliú

shuāngwēiqīngzhūguānghǎiguàihánjīngjiànqiū

rénzài西fēngchùmèngshūhuínányànniánchóu

zhèngchéngzǎiyuèguīláihòudàocāngzhōu访fǎngbáitóu

注释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波涛如掌:比喻波浪平静,像手掌一样安稳。
霜威:霜的威力,形容秋夜的寒冷。
海怪:象征未知或神秘的事物。
剑气:剑的光芒,这里可能象征锐气或志向。
西风:秋季的风,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
南雁:秋天南飞的大雁,象征远方的书信和思念。
沧洲:古代指靠近水边的隐士居所。
白头:指年老的朋友。
翻译
遥望远方,万里航船在波涛中平稳前行
夜晚的寒霜如清光逼人,连珍珠般的月光也显得寒冷,剑气因秋意而更显凌厉
人在西风中,不知身处何方梦境,期待着南归的大雁带回书信,带来隔年的思念
政事告成,满载月色归来后,定要去那水边的沧洲拜访白发老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海洋景象,以寄给远方的朋友郭宪使。首句"一望天涯万里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遥想,暗示了距离之遥远。"波涛如掌见安流"则通过比喻,写出即使在汹涌的海上,船只仍能安然航行,传递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霜威清逼珠光夜,海怪寒惊剑气秋"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霜气和剑气相结合,既描绘了夜晚海面的冷峻,又暗含了友人的豪情与胆识。"人在西风何处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异乡的想象,以及对梦境的关切。

"书回南雁隔年愁"一句,借南归的大雁寄托了诗人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以及因时空阻隔而生的深深思念。最后一句"政成载月归来后,须到沧洲访白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政绩卓著的赞美,以及期待他政事完成后,能在月明之时回到故乡,共话沧桑,寻找老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牵挂,又有对友人成就的赞赏,充分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作者介绍

陈供
朝代:宋

陈供,字居敬,号杏所,瑞安(今属浙江)人。民国《平阳县志》卷九五列其诗于谢翱、汪元量之前。姑从之。
猜你喜欢

献衷心

记酒边花下,春意方浓。花比艳,酒添红。

恨美人情薄,难挽游踪。从此去,千里道,一江风。

朝雾冷,暮云重。海山深处锁瑶宫。

问别来欢事,还与谁同。音驿断,魂梦阻,两忡忡。

(0)

皂罗特髻

蚁争触战,叹流徙、蒸民血填沟壑。

蚁争触战,任此生、销铄庭槐下。

蚁争触战,到斜阳、一梦终难觉。

蚁争触战,逞霸图王略。

谁道蚁争触战,向而今、偏恶百千载。

蚁争触战,看青史覆辙资嚬噱。

蚁争触战,问甚时休却。

(0)

阮郎归.印泥

藕丝抽绪软于绵。调朱朱更妍。汝窑分贮到郎边。

丹心和粉颜。斑竹管,浣花笺。玉台新咏传。

小红名记手亲钤。已教郎意怜。

(0)

小梅花

探天窟。凿山骨。五丁见之应愁绝。颊添豪。笔如刀。

一时狡狯,造物惊儿曹。飞鸿飘泊随迁客。

泥上偶然留爪迹。爪痕留。客心忧。

明日西东,谁能更相谋。春明路。旧游处。

槐堂一笑携茫父。车盈门。缣盈庭。

声名雷动,千载传丹青。吉金嘉石还同寿。

谁与姚陈同不朽。朱颜酡。君应歌。

人生行乐,由命匪由佗。

(0)

菩萨蛮·其一和立盦韵

箫云吹断秦楼迥。玉蟾还印阑干影。来去两无因。

春屏梦里人。衔愁双翠羽。啼遍池南树。

银缕怨留香。罗衾一夜凉。

(0)

虞美人.连雨生凉,坐窗杂感

背灯坐听深宵雨。历乱閒情绪。芭蕉做就一天愁。

不道楚魂销尽懒悲秋。秋衫验取新来瘦。

泪点秋衫袖。空阶一碧展苔痕。

又是枕屏闷过几黄昏。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