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丝抽绪软于绵。调朱朱更妍。汝窑分贮到郎边。
丹心和粉颜。斑竹管,浣花笺。玉台新咏传。
小红名记手亲钤。已教郎意怜。
藕丝抽绪软于绵。调朱朱更妍。汝窑分贮到郎边。
丹心和粉颜。斑竹管,浣花笺。玉台新咏传。
小红名记手亲钤。已教郎意怜。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细腻的情感场景,以藕丝般的柔情作为起笔,形象地传达出女子对爱情的敏感与期待。"藕丝抽绪软于绵",比喻女子的心思如藕丝般纤细且缠绵,比绵还柔软,表达了她内心的柔情蜜意。
"调朱朱更妍",女子精心调制红色的印泥,不仅是为了日常书写,更是为了传递情感,使颜色更加鲜艳,暗示着她对阮郎的爱意如朱色般热烈。
"汝窑分贮到郎边",将珍贵的汝窑瓷器用来盛放印泥,寓意着她对阮郎的珍视,希望这份深情能够直达他的心扉。
"丹心和粉颜",女子的心意如同丹心一般真挚,与她的容颜相映生辉,展现了她的纯真与美丽。
接下来的"斑竹管,浣花笺",借斑竹制作的笔管和浣花笺,进一步渲染了文雅的氛围,表达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阮郎的诗意追求。
"玉台新咏传",引用《玉台新咏》这一典故,暗示她希望能将自己的诗词佳作与阮郎共享,寄托了她的才情和对爱情的寄托。
最后两句"小红名记手亲钤。已教郎意怜",通过亲手在信笺上盖章的小红印记,直接传达出女子的亲密举动,让阮郎感受到她的真挚情感,从而引起他的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含蓄而深情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词人汪东对于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细腻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