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水》
《画水》全文
明 / 杨一清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何人笔力真如杠,解衣盘礴堂中央。

研丹吮墨试挥扫,坐惊云水生微茫。

沧波奔腾动地吼,灵派迤逦连天长。

长风飘摇浪千叠,咫尺应须万里强。

如登昆崙望青海,蜃楼鲛室腾辉光。

洞庭冥冥不可测,日月出没蛟龙藏。

黄河之水天上下,吞吐四渎倾太行。

江流浩渺自西极,直与中国为巨防。

南人惯见且目眩,北客仓卒心徬徨。

平生乐水固天性,徒以声律相铺张。

岂若丹青逼真貌,移将地轴归毫芒。

画工神思乃如此,不独李吴能颉颃。

恨不前身为博望,仙槎无路通银潢。

中流击楫亦有意,气吞云梦非荒唐。

高歌临风发清啸,仰天四顾增慨慷。

(0)
鉴赏

这首诗《画水》由明代诗人杨一清所作,通过对画家笔下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诗开篇即以“何人笔力真如杠”起笔,赞美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仿佛能以笔力如柱般支撑天地。接着,“解衣盘礴堂中央”,形象地描绘了画家在宽敞明亮的画室中,全身心投入创作的情景。通过“研丹吮墨试挥扫”,诗人细腻地刻画了画家调色、蘸墨、挥洒的过程,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艺术氛围。“坐惊云水生微茫”,则以“惊”字表达出观者被画面中云水交融的意境所震撼的感受。

随后,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将画面中的水波、山川、风浪等元素赋予生命,如“沧波奔腾动地吼,灵派迤逦连天长”,生动描绘了水势的壮阔与山势的绵延。通过“长风飘摇浪千叠,咫尺应须万里强”,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画面的广阔与深远,以及画家对细节的精准把握。

“如登昆崙望青海,蜃楼鲛室腾辉光”,将画面与真实的自然景观相联系,通过“洞庭冥冥不可测,日月出没蛟龙藏”、“黄河之水天上下,吞吐四渎倾太行”等诗句,展现了画家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宏大场景的精准再现。诗人通过“江流浩渺自西极,直与中国为巨防”表达了对长江作为国家重要屏障的感慨。

接下来,“南人惯见且目眩,北客仓卒心徬徨”,诗人从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画作的不同感受出发,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感染力。最后,“平生乐水固天性,徒以声律相铺张”,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水的喜爱和对艺术形式的追求,而“岂若丹青逼真貌,移将地轴归毫芒”则强调了绘画艺术能够超越现实,将大地的广阔与复杂浓缩于方寸之间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情感,不仅赞美了画家的技艺,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杨一清
朝代:明

( 1454—1530)镇江府丹徒人,祖籍云南安宁。字应宁,号邃庵。成化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弘治时巡抚陕西,留意边事,严禁奸民以私茶易马,选卒练兵,加强武备。武宗即位,命为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后以忤刘瑾去官。安化王朱真璠叛,复起清为总制三边军务,讨平之。与张永合谋诛瑾,擢户部尚书,寻迁吏部,入参机务。嘉靖三年调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再掌三边总制。寻继费宏为内阁首辅。后遭张聪诬陷,落职,疽发背死。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
猜你喜欢

挽同年吴子珍名怀珍杭州人能为古文好讲求兵事

文澜不取归熙甫,兵略时同魏默深。

声气牢笼羞鹤盖,心期寥寂托牙琴。

倚闾犹自亦添线,为位无端泪湿襟。

闻有贤妻堪付托,文园遗稿漫销沉。

(0)

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

新祠故宅总伤情,沧海能来奠一觥。

千古文章孤愤在,初春节物万愁生。

风骚薄命呼真宰,离乱馀年望太平。

归倚小车心似醉,晚烟哀角满江城。

(0)

牡丹佛手画幛七绝

妙手空空感岁华,天风吹落赤城霞。

不应既识西来意,一笑惟拈富贵花。

(0)

寄弟

昔我初去家,诸弟各弱小。

阿季髡两髦,觑人眸子缭。

后园偷枣栗,揉升极木沙。

叔也从之求,揖我谓我矫。

分甘一不均,战争在毫秒。

余时轻别离,昂头信一掉。

老弟况童骏,乐多忧愁少。

瞥然成六秋,光明如过鸟。

世味一饱尝,甘心厌茶家。

梦里还乡国,沟徐苦了了。

朝企恒抵昏,夕思或达晓。

君诗忽见慰,回此肝肠绕。

生世非一途,处身贵深窈。

众方奔恬愉,圣贤类悄悄。

二陆盛波张,鹤唳悲江表。

夷齐争三光,岂不在俄殍!

我今寄好语,君其听勿藐!

一愿先知命,再愿耐僻摽。

(0)

第六十四回回前诗

突兀倚苍穹,谁云巧妙工。

滴□岩已竭,神运□常空。

人入嵌□里,春归秋□中。

□翁何处在,孤塔凛高风。

(0)

采莲曲三首·其一

薰风拂池塘,明霞映洲渚。

荡漾木兰船,采莲不知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