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里宫莺晓未啼,千牛仗下报班齐。
银袍五百趋龙尾,天子临轩赐御题。
花里宫莺晓未啼,千牛仗下报班齐。
银袍五百趋龙尾,天子临轩赐御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盛典的壮丽景象。开篇“花里宫莺晓未啼,千牛仗下报班齐”两句,通过对早晨宫中花间鸟鸣和仪仗队伍整齐步伐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花里宫莺晓未啼"中的“晓未啼”表明时间还早,宫中尚未有鸟鸣叫,整体氛围显得格外宁静。紧接着,“千牛仗下报班齐”则展现了仪式的肃穆与庄严,透露出即将开始的重大典礼。
接下来的“银袍五百趋龙尾,天子临轩赐御题”两句,更是直接描绘了皇帝出席并亲自主持活动的情景。“银袍五百趋龙尾”中的“银袍”可能指的是官员们穿着的正式服饰,“趋龙尾”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跟随在皇帝身后的排列。"天子临轩赐御题"则直接点出了皇帝的高贵与权威,"赐御题"暗示这是一次重大的册封或者颁布诏令的场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精致描绘,传达了一个宏大而隆重的宫廷礼仪场景,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中皇权至上的观念。
南山吐云柳絮飞,北山之外烟草微。
南山北山日在眼,问公此去何时归。
石淙山水更奇绝,水怒决石山崩摧。
长空无声晓色静,忽听万壑悬惊雷。
珊瑚缺折玉破碎,月落倒卷从天回。
中流险绝不须道,笑侮滟滪怜离堆。
平生好事心突兀,时于图画见仿佛。
褰衣度水公莫畏,何须苦避蛟龙窟。
明朝更作嵩少游,五更绝顶看日出。
溪流浅无声,月色初到竹。
主人中夜归,客子睡已熟。
向来湖海兴,岁事方窘束。
云何蟋蟀歌,更自伤局促。
相寻觅旧约,见子故未足。
翛然解衣卧,高枕被数幅。
贤哉五年别,有此一室独。
我须日已白,子发良未秃。
尚怀平生欢,歌呼声彻屋。
何须豕腹胀,更伴狗尾续。
明朝寻故人,戏语公一读。
伯姑无恙时,令我与子友。
周旋以至今,各是遗种叟。
文字种声名,于身亦何有。
还书问两弟,是事君识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