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分散恨无期,忽意江城见有时。
歌绕醉围抛不得,几人终夜起题诗。
桃源分散恨无期,忽意江城见有时。
歌绕醉围抛不得,几人终夜起题诗。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张咏的《和人牡丹》,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感受。
"桃源分散恨无期,忽意江城见有时。" 这两句通过桃源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理想境界的情怀。桃源本是《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处世外桃源,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但在这里却被描绘为“分散”,意味着这种美好难以长久。而“忽意江城见有时”则表现了诗人偶尔之间又会在现实世界的某个角落(江城)发现那份美好的影子,虽然只是短暂出现。
"歌绕醉围抛不得,几人终夜起题诗。"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宴席上的场景,其中“歌绕醉围”形容了酒宴上歌声环绕、人们沉浸于欢乐之中的氛围,而“抛不得”则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时光的不舍和留恋。最后,“几人终夜起题诗”则展示了词人与友人共同畅饮至深夜,并在酒兴中创作诗篇,流露出一种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通过文字来捕捉那份难以永恒的美好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昔年曾到此山来,百鸟声中酒一杯。
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
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
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
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
上根可与语,惟有十二士。
问略答更详,玄关大开示。
下及三种观,真修岂容废。
定轮各差殊,均入清净地。
直须顿悟入,不落第二义。
圆觉与圆通,总是闲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