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僧不遇二首·其二》
《访僧不遇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寄迹圭峰秋正中,飘飘衣带欲乘风。

千章古木当人翳,禅室依然概是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僧者在圭峰山的秋季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僧室的空灵。

首句“寄迹圭峰秋正中”,点明了访者所在的位置——圭峰山的秋天之中。圭峰山作为背景,秋天的季节特点被巧妙地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这里的“寄迹”二字,既表达了访者暂时停留于山中的状态,也暗含了对山中生活的一种向往或寄托。

次句“飘飘衣带欲乘风”,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访者轻盈的姿态和飘逸的衣带,仿佛要随风而去。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访者的形象,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界的亲近感。

接着,“千章古木当人翳”,描述了山中密布的古木,它们遮蔽了视线,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屏障。这里的“千章”形容树木之多,而“当人翳”则强调了树木的茂盛,给人以遮天蔽日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山林的深邃与神秘。

最后一句“禅室依然概是空”,点出了访者所寻找的僧室空无一人。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禅室的空寂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空灵,访者在此或许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或是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访者在圭峰山秋日的体验,以及对自然、禅宗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小楼连苑.晋永和九年砖研

几经荡潏沧波,频罗庵主诗征实。

珠辉玉照,泉唐建武,盐城杨吉。

禊序清才,军笺密诤,遗文谁述。

甚夕阳燕老,琅琊宫殿,剩一握、滩哥铁。

漫抚布纹藻密。考元玺、伪燕年别。

画抚顾陆,书临王谢,古芬滟漆。

阴火陶胚,阳冰字体,香姜逊质。

抵平量三寸,墓砖保母,有山阴刻。

(0)

霜叶飞.夕倚芙蓉江楼感旧

院门斜闭,筼筜绿,墙头华月凉满。

玉筝依约唱红绡,流水声掺乱。定此夕、灯昏人懒。

柳阴有梦沉沉远。

莫记起春时,看偷画、山眉晓样,翠帘平卷。

便我倾尽金樽,相思谁管,泪痕罗袖弹遍。

断江蘋叶断无多,风过吹还断。阁不住、云魂片片。

空留残影鸳鸯罥。

惹者边、人凄绝,又何况深深、那边庭院。

(0)

满江红.归舟东渡,江汐陡险,叩祷水仙祠下,傥得神护帆六十里,当如石帚酬巢湖姥制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须臾舟抵浃,词亦成,调激音凉,宜以秦筝筑协之

东津桃花,是夭矫,神龙所栖。

美人兮,驭之欲下,佩珊来迟。

流波何怨写珧瑟,乱云作态飏翠旗。

问群仙、招宴在三神,还九疑。臣心白,烟水期。

江浪黑,鼍蛟驰。动遥山瘦碧,若鬟若眉。

大海朔浮暮光起,片帆东指风力回。

更回看、彩霱间珠虹,天平垂。

(0)

忆旧游.寄沈东岑吴中

记绿蘋桨短,红藕帘疏,共倚春词。

一曲伤离后,问灯云榻雨,梦瘦还肥。

只愁画梁如昔,巢燕已全非。

暮宿酒痕青,罗襟待浣,又蘸新啼。依稀。

那回事,算值得人人,眉楚鬟凄。

烟水东流尽,便等身金好,难铸相思。

试看女坟湖上,日夕鹧鸪飞。

恁一路江南,杨花乱落人未归。

(0)

励志四章示家塾同学诸子·其二

高吟移远思,风流写其致。

似将摩九阊,顿尔绝尘辔。

静堂谢众喧,素壁极寥邃。

空华香可摛,拂落指端翠。

积书在吾席,筌蹄具堪弃。

稗守无粹言,苕发有新智。

未觉履棘艰,坦境力能至。

骍牺慕肥膘,奏刀待脔试。

缚翼低埘中,慎尔毕生事。

(0)

喜魏源王柏心李杭诸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其一

到枕闻鸡唱,雄心未敢颓。

云衢原自阔,天马果能来。

掉尾羞难附,孤鸣激转哀。

何时逢郭隗,援我向尘埃。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