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终诗》
《临终诗》全文
宋 / 滕茂实   形式: 古风

齑盐老书生,谬列王都官。

索米了无补,从事敢辞难。

殊邻复盟好,仗节来榆关。

城守久不下,川涂望漫漫。

俭辈果不惜,一往何当还。

牧羊困苏武,假道拘张骞。

流离念窘束,坐阅四序迁。

同来悉言归,我独留塞垣。

形影自相吊,国破家亦残。

呼天竟不闻,痛甚伤肺肝。

相逢老兄弟,悼叹安得欢。

金人自南归,得志鞍马间。

波澜卷大厦,一木难求安。

世事宁有此,聊发我所存。

爵禄非所慕,金珠敢怀贪。

就不违我心,渠不汗我颜。

昔燕破齐王,群臣望风奔。

王蠋犹守节,燕人有甘言。

经首自绝脰,感槩今昔闻。

未尝食齐禄,徒以世为民。

况我禄数世,一死何足论。

远或死江海,近或死朝昏。

敛我不须衣,裹尸以黄幡。

题作宋臣墓,篆字当深刊。

我室尚少艾,儿女皆童顽。

四海无置锥,飘流倍悲酸。

谁当给衣食,使不厄饥寒。

岁时一酹我,犹足慰我魂。

我魂亦悠悠,异乡寄沉冤。

他时风雨夜,草木号空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茂实在临终前的自述,表达了对国家破碎、个人命运多舛的深切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族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后人的嘱托。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一个“齑盐老书生”,却意外地被任命为王都的官员,这种身份的反差和无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艰难环境中为国效力的情景,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牺牲精神。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苏武、张骞等,象征着诗人对忠诚与坚守的向往。他将自己比作苏武牧羊的孤独与张骞出使的艰难,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与奉献。

诗人感叹于个人命运的流离失所,四时更迭,身边的朋友相继离去,而自己却只能孤独地留在边塞。这种孤独与无助,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家破碎的哀痛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思考了自己的身后之事,表达了对子女的担忧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他希望自己的墓碑上能刻上“宋臣”二字,以示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诗人也对未来的生存问题提出了疑问,表达了对社会救助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家庭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滕茂实
朝代:宋

(?—1128)杭州临安人,字秀颖,初名裸。徽宗政和八年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以工部员外郎假工部侍郎副路允迪使金,被拘于代州,自为哀词,且篆书“宋工部侍郎滕茂实墓”以示不屈。钦宗被俘过城郊,茂实具宋冠帻以迎。金人迫其易服,不从。后忧愤死于云中。谥忠节。
猜你喜欢

哭李惟寅太保十二首·其七

梵宇金银簇画梁,湖山晴色遍奚囊。

鱼龙寂寞仙槎去,四百楼台挂夕阳。

(0)

忆以修挐舟饯别至魏湾执手恋恋闻某直指垂至乃发迄今令人怅然偶值清源鸿便辄题二绝寄苏并讯易惟效蔡景明·其一

脉脉盈盈一水头,何须七夕笑牵牛。

秋来两地如相望,夜色天街万里愁。

(0)

过吴门不及入访喻邦相寄怀四绝·其二

越国山川处处留,吴门花月更优游。

何人不道神仙吏,四百楼台任意游。

(0)

邓远游貤书远讯纚纚千言副以绝句十章如龙泉太阿不可迫视间颇为余致前新之愤不知余比为浮名所累无地自藏知我者希我且贵矣四绝寥寥用谢良友·其四

十斛明珠颗颗圆,骊龙光射草堂前。

论心不为钟期在,廿载震旦抱绝弦。

(0)

长夏闭关散发高卧吟诵之暇时或焚香鼓琴殊有羲皇之适信笔六首·其五

小草自甘惭忸,大椿终古逍遥。

不梦有莘五鼎,高挂箕山一瓢。

(0)

题朱光禄园中杂景十首·其七凝香室

博山燎沉水,凤巢拥群娃。

双烟结一气,烂漫凌紫霞。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