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宇金银簇画梁,湖山晴色遍奚囊。
鱼龙寂寞仙槎去,四百楼台挂夕阳。
梵宇金银簇画梁,湖山晴色遍奚囊。
鱼龙寂寞仙槎去,四百楼台挂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梵宇金银簇画梁",开篇即以“梵宇”点出寺庙之庄严,金银簇装的画梁更添几分华贵与神秘,仿佛是人间与仙境的连接。"湖山晴色遍奚囊",晴朗的湖光山色映入眼帘,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铺展在眼前,充满了自然之美。
接下来,“鱼龙寂寞仙槎去”,这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鱼龙象征着生命的起伏,仙槎则是传说中的仙人所乘之舟,这里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仙人的离去,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逝者的怀念。"四百楼台挂夕阳",夕阳西下,将四百座楼台染上了一层金黄,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思考,富有哲理意味。
今夜唤明朝作来年,明朝唤今夜作去岁。
即称来年今夜合来,既号去岁明朝合去。
来年今夜不见来,去岁明朝定不去。
既不来,又不去,业识茫茫无本据。
大圆镜里绝纤尘,个中岂著闲家具。
是则是,别又别,烁迦晃破秋天月。
庞公不昧本来身,大似飞龙成跛鳖。
尔诸人,瞥不瞥,灵利汉须看时节。
五九尽处又逢春,衲僧脑后三斤铁。
赞叹竹庵也是妙喜,骂詈竹庵也是妙喜,赞之骂之各有所以。
赞之者为渠具衲僧正眼,骂之者为渠浸在醋瓮里。
或曰如竹庵之为宗师也,不可赞不可骂。
精金美玉自有定价,赞之骂之徒增话把。
妙喜闻之笑而不答,但拊掌叩齿三下,从教渠赞龟打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