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分韵赋石鼓送达兼善出守绍兴》
《分韵赋石鼓送达兼善出守绍兴》全文
元 / 吴师道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石刻三代遗,独数岐阳蒐。

剥落卧榛菅,奇宝谁见收。

金源亦好事,驼载来蓟丘。

岂知桥门镇,天为兴邦留。

我老幸摩娑,考古思西周。

使君精篆法,声华振皇州。

足追史籀制,惜值车攻休。

騑騑五马来,东向会稽游。

会稽岂无碑,颂述徒誇浮。

愿言宣仁化,嗣续垂千秋。

(0)
鉴赏

这首元代吴师道所作的《分韵赋石鼓送达兼善出守绍兴》诗,以石鼓作为切入点,展开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思考。诗中首先描绘了石鼓的历史价值与遗世独立的景象,通过“石刻三代遗”、“独数岐阳蒐”等句,展现了石鼓作为古代文物的独特地位。接着,诗人感慨于这些珍贵文物在自然与时间面前的脆弱,以及它们被遗忘的命运,“剥落卧榛菅,奇宝谁见收”,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切忧虑。

随后,诗人转而赞扬了金源的远见与慷慨,将石鼓从遥远之地运至蓟丘,使得这些宝物得以保存与流传。然而,诗人又感叹于这些宝物在特定历史时刻的缺失,即“岂知桥门镇,天为兴邦留”,似乎在暗示着某种命运或机遇的错失。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时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亲近与探索,以及对西周文明的向往与思考。“我老幸摩挲,考古思西周”,流露出一种对古代文明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中还提到了使君(可能是指当时的官员)的书法造诣,以及其作品在京城的声名远播,这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艺术与文化的重视。

最后,诗人以“愿言宣仁化,嗣续垂千秋”结束,表达了希望借由传播仁德之化,使得文化与道德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的美好愿望。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与反思,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吴师道

吴师道
朝代:元   字:正传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生辰:1283—1344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蒋溥进所作塞外杂咏依韵和之·其十二和诗

每因得句命赓诗,韵府类函尽览披。

毕竟老成还独步,可怜后进亦攀追。

古今风雅诚谁是,宵旰忧勤只自知。

不是赏花钓鱼处,呈笺难与辨妍媸。

(0)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八一片云

白云一片才生岫,瞥眼岫云一片成。

变幻千般归静寄,无心妙致想泉明。

(0)

清舒山馆·其一

山馆悠然清且舒,每来偏觉适几馀。

云开远岫苍盈牖,风过疏林红点除。

(0)

咏黄山松树子

黄山三十六峰高,胎石蟠挐根柢牢。

圮上未轻期孺子,洞边还拟见卢敖。

盘拿宜入画家笔,斸削何妨匠者刀。

千载咏松人几许,于松曾不涉分毫。

(0)

题邹一桂写生卷九首·其三长春花

瑶池桃实三千岁,树各春秋不相妨。

月月花开十二度,女夷批判岂辞忙。

(0)

于兴安作

一岭界南北,寒暄殊节候。

龙干衍堂堂,万派此辐辏。

阳巘林始丹,高低如错绣。

阴崖叶全落,樾底天光漏。

榆塞古王庭,雁碛今灵囿。缵武永思艰,守文益惟?。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