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
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
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
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
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
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
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
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
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
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
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尚德行之人的形象,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其品质的纯净无瑕。"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一句,以流水和巍峨的大山来比喻其德性和仁道,流水温润而不迫人,高山稳固而不可动摇。接下来的"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品行高洁者的敬仰之情。
在描写这位人物的仪容和行为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如"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通过对比,一方面展示其庄重肃穆的仪表,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其处理事务的公正无私。"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则强调了这位人物即便身处复杂或艰难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自身的清廉和从容。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种品行之人不会去诈欺他人,更不会包庇不正之事,"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最后,诗人以月亮比喻其清廉的品质,"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暗示了他的品行如同明月一般,能够照亮心灵的深处。
整首诗通过对德行高尚者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
旧梦隋堤,新愁谢砌,和烟细扑帘旌。
已苦春归,被伊碎尽春心。
吟魂凄共游丝渺,趁东风、自去追寻。认分明。
点点香毬,并做啼痕。
飘零也似残红样,任无人怜惜,自管离情。
散入池塘,倩谁扶起轻盈。
化萍纵使还能聚,奈相逢、已是来生。更凄清。
待得重圆,记否前因。
天涯分袂。更觉愁千倍。凭寂寞,添憔悴。
风移蝉唱短,雨滴梧桐碎。
方信道,离怀未饮心先醉。湿花疑有意。
点点如红泪。新荷碧,残葭翠。
秋清人渐远,水静鸳浓睡。
知音少,斯时别去何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