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光涵远空,山色淡平野。
危楼夕霭间,高树凉云下。
久客厌尘纷,羡杀舟游者。
川光涵远空,山色淡平野。
危楼夕霭间,高树凉云下。
久客厌尘纷,羡杀舟游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川光涵远空”,以“涵”字生动地展现了水光与天空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视觉效果。接着,“山色淡平野”一句,通过“淡”字表现了山色的柔和与平野的广阔,两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危楼夕霭间,高树凉云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危楼在傍晚的雾气中若隐若现,高大的树木在凉爽的云彩之下,不仅增添了景色的立体感,也赋予了画面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气息。这种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久客厌尘纷,羡杀舟游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长期漂泊在外的诗人,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羡慕那些能够乘舟游历山水的人们,渴望能像他们一样,享受自然的美好,摆脱尘世的束缚。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图景,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抵掌从容慨且悲,晚年风度喜论诗。
贤关鼓箧文尤擅,德里垂车志岂违。
筑室高门如昨日,开筵投辖已前时。
寿登八秩流芳裔,松柏佳城画翣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