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春工一夕移,杏花清减夜来姿。
可知颜色关人处,正在红消欲白时。
未必春工一夕移,杏花清减夜来姿。
可知颜色关人处,正在红消欲白时。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花下》描绘了一幅春夜杏花凋零的画面。首句"未必春工一夕移"暗示了春天的美景并非一夜之间就能改变,杏花的凋零并非突然,而是渐进的过程。次句"杏花清减夜来姿"进一步描绘了杏花从清丽转为憔悴,夜间的寒露使它原有的姿态有所减弱。
后两句"可知颜色关人处,正在红消欲白时"则是点睛之笔,揭示了花色变化对人心的影响。诗人通过杏花由红转白的过程,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整首诗以花写人,寓情于景,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