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芹亭·其十八》
《采芹亭·其十八》全文
宋 / 方蒙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觅得广文沽酒钱,便须归隐四山环。

岂无半幅鹅溪绢,貌取亭前一带山。

(0)
翻译
找到一些买酒的钱,我决定回归隐居在四周环山的地方。
难道我没有半幅鹅溪绢,只想要描绘出亭前那连绵的山景。
注释
觅得:找到。
广文:广文馆,古代官学名。
沽酒钱:买酒的钱。
归隐:退隐,隐居。
四山环:四周的山。
岂无:难道没有。
半幅:一半幅面。
鹅溪绢:鹅溪绢,古代高质量的丝织品。
貌取:描绘,表现。
亭前:亭子前面。
一带山:连绵的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作品,名为《采芹亭(其十八)》。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归隐田园的意境和情感。

"觅得广文沽酒钱,便须归隐四山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迫切愿望和准备。"觅得"意味着找到了,"广文沽酒"是指诗人为买酒而准备的资金,"便须归隐"则显示出一种急切的心情,想要尽快开始田园生活。"四山环"则描绘了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宁静环境,为归隐提供了理想的自然背景。

"岂无半幅鹅溪绢,貌取亭前一带山。"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致的留恋和享受。在这里,"岂无"用疑问的方式表达对美景的向往,而"半幅鹅溪绢"则是描写诗人想要在画中保留美丽的风光。"貌取亭前一带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希望将这些美景永恒地保存下来。

整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方蒙仲
朝代:宋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猜你喜欢

和竹庵

兀兀丛中兀兀亭,天开玄洞喜深沉。

雷轰白日围龙□,风捲晴梢听凤吟。

卧隐竹林同劲节,坐忘天地一□□。

竹山光共庵头月,照见肝肠道义深。

(0)

墨池吊古次韵

风景轮云又一新,閒游长忆探花人。

湖田水打回亨泰,天子龙飞喜圣明。

夜气光涵峰顶月,墨池香浸翰林春。

先生濯濯灵如在,试问今谁是后身。

(0)

次长沙胡一松韵借梅花写怀奉答

系马江梅问楚津,恍然疑假又疑真。

吐枝满缀如檠玉,落地平铺似集鳞。

踏雪风情推孟老,调羹手段让商人。

南洲相望渺何许,折寄临风意似醺。

(0)

送东峰何节推北行

欲赆无钱愧我囊,祇凭长揖送河梁。

孤臣万里朝天子,遗爱千年在岳阳。

泉石岂容閒杖履,国家端属振纲常。

殷勤分付桥头柳,夹道风流到帝乡。

(0)

病中偶成

病来高卧北窗寒,不管天明与夜阑。

画虎亦多成虎少,采芹容易献芹难。

胸中红日徒怀抱,天际浮云任往还。

琴剑担头春在在,浪吟流落放人间。

(0)

送刘汝庆之北赴选

刘宅昔推为孝子,帝庭此去做忠臣。

男儿天纵肩多力,担尽纲常祇一身。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