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春将暮,江流夜不停。
孤舟随去住,一雨过清明。
野墓芊芊草,荒原树树莺。
临风闲纵目,乡国倍关情。
驿路春将暮,江流夜不停。
孤舟随去住,一雨过清明。
野墓芊芊草,荒原树树莺。
临风闲纵目,乡国倍关情。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行走在驿路上所见的春末景象。首句“驿路春将暮”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色渐逝,驿道旁已是满目苍凉。接着“江流夜不停”则以江水日夜奔流不息,反衬出春光的短暂与不可挽留。
“孤舟随去住”一句,通过孤舟在江面上随波逐流的形象,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之感,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知。“一雨过清明”则以清明时节的一场雨,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更迭,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后四句“野墓芊芊草,荒原树树莺”,描绘了一幅荒凉而生机勃勃的画面。野墓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荒原中黄莺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对比鲜明,既有对生命消逝的哀叹,也有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最后“临风闲纵目,乡国倍关情”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思绪万千,尤其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清明》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以及对故乡深切思念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人如花瘦,梦与云荒,清尊倦领残秋。
坠叶风中,啼鹃唤起閒愁。
河山纵然无恙,莽烟尘、还怕登楼。
书漫捲,甚白头诗酒,仍滞西州。
长望韬戈洗甲,奈鲸鲵乍静,萁豆还雠。
佩委兰衰,谁哀无女高丘。
便教片帆归去,问故山猿鹤都休。
情正苦,听创鸿声度蓼洲。
麝槛融脂,蜂衙缬翠,游人顾影宜昼。
幻出珠含,斜分锦护,宛是雒京时候。
依稀谷雨,枝共叶、难容春瘦。
歌楼丛粉,争翘酒国,千红密甃。压倒群芳不谬。
和清平、玉环能否。此际为伊怜惜,任伊薰透。
野老毫尖秃尽,又谁料、风情尚如旧。
远饯归樯,林香晚奏。
惯是离愁天气,未休暮雨,又见朝云。
半起斜临宝镜,懒织回文。
弄长槐、黄鹂初滑,催卷幕、紫燕轻分。自温存。
漫调珠柱,更倚兰薰。思君。
绿窗细语,蛮笺心事,剪烛殷勤。
好梦才醒,又依灯影伴黄昏。
画乘鸾、丹青纨扇,裁连理、石竹罗裙。暗销人。
香闺岁月,几浥红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