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长贰两贤者,丰采精神玉不如。
诗外更工长短句,腹中何限古今书。
平生事可心无愧,我辈人常气有馀。
记取孚舟亭上语,定应时复寄鱼书。
星源长贰两贤者,丰采精神玉不如。
诗外更工长短句,腹中何限古今书。
平生事可心无愧,我辈人常气有馀。
记取孚舟亭上语,定应时复寄鱼书。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送金汉臣明府徐蜚英赞府还婺源》。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平生的志趣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星源长贰两贤者,丰采精神玉不如”中,“星源长贰”的“星源”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是一个象征智慧光芒的词汇,而“长贰”则可能指的是两个品格高尚的人物。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这两位贤者的崇敬之情。他们的精神状态如同美玉,不仅外表光泽,还蕴含着深远的内涵。
“丰采精神玉不如”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精神上的丰富与高洁,甚至超越了物质上的珍贵,比如美玉。
第二句“我辈人常气有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这一代人的自信和满足。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保持一种从容不迫、心无旁骛的状态,即便是在世事纷扰之中,也能维持一份超然物外的情怀。
“记取孚舟亭上语,定应时复寄鱼书”则是诗人提及过去与友人的交往,可能是在某个亭子里发生的对话。这里的“孚舟亭”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能是虚构的,代表了一种美好的回忆。“鱼书”在古代常用来比喻秘密的书信或是通过水路传递的消息。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再次收到友人的信息,或是期待着未来能够重新建立联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珍视友情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格魅力之间的结合,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沟通的生活态度。
鼓角传归旆,东郊辟草莱。
黄童团紫盖,骢马印青莓。
岸隔因舟渡,星辉护驾回。
观风千载事,雷雨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