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一味豆,岁岁两株松。
水满亭前镜,宁知鬓似松。
朝朝一味豆,岁岁两株松。
水满亭前镜,宁知鬓似松。
这首诗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宁静,通过“朝朝一味豆”和“岁岁两株松”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感悟。豆子作为每日的主食,松树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之美。水满亭前镜的景象,不仅映照出环境的清幽,也暗示着时光如镜,映照出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说时间如同流水,不经意间就带走了青春。
“宁知鬓似松”,这句诗更是将自然界的松树与人的白发相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头发的白与松树的绿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我昔飞梦登其颠。
三更鸡鸣海水赤,白云万顷皆琼田。
长松如龙倚绝壁,飞瀑悬崖练花白。
仙人邀我饭胡麻,洞府高寒留不得。
却从天姥蹋虹霓,独抱明河秋月归。
别来此境不复到,空谷夜夜青猿啼。
丹丘有客持束绢,使我玩之神不倦。
林峦暝色隔烟萝,仿佛当年梦中见。
故山桃花今有无,刘郎何不归仙都。
刘郎何不归仙都,莫向人间寻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