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仲园豆盛熟每饭不彻戏示埈儿曰朝朝一味豆尔能偶乎埈儿谢不敏解目园中为余偶者四因成四绝·其四》
《夏仲园豆盛熟每饭不彻戏示埈儿曰朝朝一味豆尔能偶乎埈儿谢不敏解目园中为余偶者四因成四绝·其四》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朝朝一味豆,岁岁两株松。

水满亭前镜,宁知鬓似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宁静,通过“朝朝一味豆”和“岁岁两株松”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感悟。豆子作为每日的主食,松树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之美。水满亭前镜的景象,不仅映照出环境的清幽,也暗示着时光如镜,映照出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说时间如同流水,不经意间就带走了青春。

“宁知鬓似松”,这句诗更是将自然界的松树与人的白发相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头发的白与松树的绿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题白莲

天然容色粉为腮,插向君家玉镜台。

淡扫蛾眉看不厌,是谁收拾画中来。

(0)

移竹·其二

山蕉叶畔偏宜竹,借我南窗一夏凉。

八尺簟纹清似水,秋声月色两相当。

(0)

雩阳十景·其六紫阳甘泉

灵泉百尺接龙潭,一日能酸一日甘。

笑我交情淡如水,从今不必论酸咸。

(0)

题三桂堂

吾闻戴家三儿翩翩如雁行,家有三桂之高堂。

堂中八月风露凉,三儿读书三桂傍。

黄金月中树,白玉天上郎,人言教子有义方。

东家牡丹好池馆,何如三树岁岁凌秋霜。

(0)

题天台山人山水图

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我昔飞梦登其颠。

三更鸡鸣海水赤,白云万顷皆琼田。

长松如龙倚绝壁,飞瀑悬崖练花白。

仙人邀我饭胡麻,洞府高寒留不得。

却从天姥蹋虹霓,独抱明河秋月归。

别来此境不复到,空谷夜夜青猿啼。

丹丘有客持束绢,使我玩之神不倦。

林峦暝色隔烟萝,仿佛当年梦中见。

故山桃花今有无,刘郎何不归仙都。

刘郎何不归仙都,莫向人间寻画图。

(0)

题山居夏夜读书图

素月兮流天,松风兮奏弦。

澄夜气兮泠然,寓吾情兮简编。

探羲图兮画前,游吾神兮太古之先。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