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一夕逼南畿,痛绝孤臣泪血挥。
十族可堪同蔓草,九重亦自愧麻衣。
金川燕子飞还出,玉垒龙孙去不归。
祠宇高皇幸邻近,一抔钟阜共斜晖。
烽烟一夕逼南畿,痛绝孤臣泪血挥。
十族可堪同蔓草,九重亦自愧麻衣。
金川燕子飞还出,玉垒龙孙去不归。
祠宇高皇幸邻近,一抔钟阜共斜晖。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必恒所作的《方正学先生祠》。诗中通过“烽烟一夕逼南畿”描绘了战争的紧迫与紧张氛围,紧接着“痛绝孤臣泪血挥”表达了对战乱中孤臣的深切同情。接下来的“十族可堪同蔓草,九重亦自愧麻衣”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和无辜者的悲惨命运。
“金川燕子飞还出,玉垒龙孙去不归”则以燕子和龙孙的生死离别,象征着战争中生灵涂炭的惨状。最后,“祠宇高皇幸邻近,一抔钟阜共斜晖”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先贤的缅怀。
我朝圣相承,群生浴重熙。
世臣近日月,稠叠雨露滋。
故事重翰林,清贵殊曹司。
封赠皆极荣,匪计秩高卑。
太傅绍明德,生及中兴时。
早抒大手笔,晚为帝者师。
感兹陵谷迁,弥深追远思。
紫诰炳鸾回,卷尾徵题词。
肃肃忠孝质,凛凛万代规。
世有受恩重,美新寿期颐。
旧雨附昌奴,自诡羊裘披。
公然肆谤诽,披猖无不为。
吠尧即尧犬,媚桀桀岂知。
视此等薰莸,相背万里驰。
分当鸟雀逐,义正春秋辞。
人皆有所生,令名傥思贻。
四万八千偈澜翻,浩若大海难穷源。
黄梅为示第一义,直證惟有金刚禅。
寸心合尖无所住,无缝之塔生双肩。
太君精持数十载,揽揆止杀仁孤寒。
铨衡居士报阿母,镌经建塔长生砖。
光华七级出三界,燉煌遗迹昭诚悬。
非经非塔非庄严,阿母口唪生青莲。
以诸花香散慈雨,广覆大地兜罗绵。
方今枭豺塞六合,佛救不得悲沉渊。
铁围山高几千丈,业力陷入无中坚。
愿揭斯义告来者,悲忏涕泣为洗湔。
誓承宏恩度万劫,心与母寿无穷年。
小人持经为母病,冀仗经力回人天。
心同愿微窃仰止,感动欢喜交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