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学吾何及,长吟独未灰。
惜阴怜雪宝,求道勇黄梅。
眯目馀寒雾,填胸隐郁雷。
终输步兵旷,荒湎替沉哀。
晚学吾何及,长吟独未灰。
惜阴怜雪宝,求道勇黄梅。
眯目馀寒雾,填胸隐郁雷。
终输步兵旷,荒湎替沉哀。
这首诗《小楼(其十)》由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追求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联“晚学吾何及,长吟独未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习晚到的遗憾,以及在长夜中独自吟诵,心灵仍未消散的热情。这里既有对知识追求的渴望,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颔联“惜阴怜雪宝,求道勇黄梅”,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真理的探索。诗人以“雪宝”比喻珍贵的知识或机遇,以“黄梅”象征追求的艰难与坚定,体现了他在学术道路上的执着与勇敢。
颈联“眯目馀寒雾,填胸隐郁雷”,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内心的复杂情绪。通过“眯目”、“余寒雾”、“隐郁雷”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外界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挣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准备。
尾联“终输步兵旷,荒湎替沉哀”,表达了诗人最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的无奈与失落。这里的“步兵旷”可能暗指一种空旷、无所依傍的状态,“荒湎”则形容了诗人因无法实现目标而陷入的迷茫与痛苦之中。整首诗在情感上从追求、挣扎到失落,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道难说。
要□悟般般,尽皆明彻。
剔透玲珑,回光返照,不在拈花摘叶。
动生差别。
休举念、强生枝节。
本来模样,清清净净,有何言说。
须凭志猛烈。
仗慧剑落处,斩钉截铁。
击碎恩山,跳出爱海,打破虚空休歇。
气神欢悦。
运九阳、炼成红雪。
彩霞影里,捧出一轮皓月。
古往今来,多忧少喜,淳化太平难值。
幸逢圣贤出世。
布道德、谈罗天地。
上界真人权下世。
御万国、不劳神器。
中外偃武修文,敬贤尚德,致清平瑞。
何以上答天恩,佳时念、因循等闲虚费。
要先崇俭约,务饱暖、不贪名利。
向玄门求奥秘。
戒嗜欲、保安和气。
更心上物物,头放下,
锦堂春,琼仙朝列琼筵。
遇良辰、名香共*,吐氤氲、瑞蔼祥烟。
庆三真、重阳五祖,愿当今、圣主遐延。
昔有轩辕。
驾龙腾飞、上朝玉帝自争先。
恁时万圣齐会,宴赏共留连。
箫韶美,金童捧盏,玉女传宣。
观神宫、仙苑异景,降鸾凤、鹤舞翩翩。
仙童报,蟠桃正结,丹桂初圆。
万载金龟,千秋玉兔,老人星见,庆这些事,洞天佳景,还也胜尘缘。
无来去,天地同寿,日月齐年。
凿开混沌,见钱塘、南控长江凝碧。
今古词人图景,谁解推原端的。
岁去年来,日庚月甲,因甚无差忒。
如今说破,要知天地来历。
道号有一可名,五行颠倒,互列乾坤策。
坎水逆流朝丙户,随月盈亏消息。
气到中秋,金能生水,倍涌千层雪。
神仙妙用,与潮没个分别。
紧锁心猿,悟光阴尘世,百年喘速。
下手顿修,元本真灵,此日要住行屋。
居家坑堑先须跳,将身己,使令孤宿。
静无触。
气财色酒,一齐须逐。
俗景般般绝欲。
更舍尽爷娘,共妻骨肉。
自在逍遥,落魄清闲,认取里头金玉。
琼英蕊,花心动,放香味、满空馥郁。
异光簇。
祥光灿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