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阴森大道间,岩岩遗像照人寰。
中天柏偃虬龙老,绕砌苔封赑屃閒。
百战风云馀正气,四时钟簴盛儒班。
嗟余通籍浑何补,走马宫墙自怆颜。
古庙阴森大道间,岩岩遗像照人寰。
中天柏偃虬龙老,绕砌苔封赑屃閒。
百战风云馀正气,四时钟簴盛儒班。
嗟余通籍浑何补,走马宫墙自怆颜。
这首诗描绘了对孟庙的拜谒之情,充满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自身职责的反思。首联“古庙阴森大道间,岩岩遗像照人寰”,以“阴森”二字渲染出庙宇的庄严与肃穆,遗像仿佛照亮了人间,引人深思。颔联“中天柏偃虬龙老,绕砌苔封赑屃闲”,通过描写古柏的苍老和赑屃的静默,营造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颈联“百战风云馀正气,四时钟簴盛儒班”,将孟庙的历史与儒家文化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孟子精神的传承与敬仰。尾联“嗟余通籍浑何补,走马宫墙自怆颜”,诗人自省,感叹自己虽身在官场,却未能为孟庙或儒家文化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内心充满愧疚与自责。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也有对个人责任的深刻反思。
石马祠门馀只耳,梦魂先过瞿塘水。
人间得丧岂偶然,可笑纷纷夸夺子。
文章自古多穷人,妙夺造化天应瞋。
谩言勤苦得富贵,见弹求鸮何日真。
张罗门巷行人绝,岁晏谁怜生事拙。
穷通有数勿复言,已办此心坚似铁。
爱君年少便知足,今君虽老更无欲。
闭门不出动经时,保此无穷清净福。
黄衣弟子杂僧徒,共守荒郊数椽屋。
门前山水各有态,君但疏篱对脩竹。
直如季路耻有闻,清似之推不言禄。
坐看世事云变化,一任儿曹手反覆。
上皇龙飞三十春,临轩亦尝思异人。
诏书屡下广搜索,当时几人能识真。
君时声名动天子,高卧不起空逡巡。
谩收符箓养丹火,一旦四海生风尘。
我来见君斛岭下,识君无营真静者。
殷勤爱我莫遽行,尚肯相从结茅舍。
时当丧乱足淹留,豺狼恣横空山夜。
它年有意过匡庐,更许渊明入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