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转方成白马芽,却教六贼运河车。
五行俱备雷声震,正好登楼看汞花。
五转方成白马芽,却教六贼运河车。
五行俱备雷声震,正好登楼看汞花。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之六,是道家炼丹术中的经典之作。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探讨了炼丹过程中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实践。
“五转方成白马芽”,这里的“五转”指的是炼丹过程中需要经过的五个阶段或步骤,象征着修炼者内心的五种转变或净化。“白马芽”则可能代表了纯净、新生的事物,暗示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升华和物质的转化。
“却教六贼运河车”,“六贼”在道家哲学中常指人的六种欲望或烦恼,如贪、嗔、痴、慢、疑、恶见。这里将它们比喻为阻碍修行的“六贼”,而“运河车”则是运送物资的工具,象征着通过修行克服欲望,使心灵得以净化和提升的过程。
“五行俱备雷声震”,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元素概念,代表宇宙万物的构成和变化规律。五行俱备意味着修炼者需要全面调和身心内外,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雷声震则象征着内在力量的爆发和觉醒,预示着修炼者即将突破自我,实现精神层面的飞跃。
“正好登楼看汞花”,“汞”在炼丹术中常被用来指代一种化学物质,象征着精神性质的物质转化。这里的“登楼”可能代表了修炼者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汞花”则可能是修炼过程中所显现的神奇现象,预示着即将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炼丹术为载体,探讨了修炼者在追求精神升华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外在实践,充满了哲理性和象征性,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关于自我超越和宇宙和谐的深刻洞察。
黄鹄兮,汝本凤凰,毛羽丽兮多文章。
慕高义兮不字,盛年处兮闺房。
天作合兮咫尺,忽与予兮颉颃。
初筮得兮归妹,予亦忧兮承筐。
宜无实兮有实,果生子兮月望。
甫三龄兮恃失,大母育兮无伤。
于尔甘兮一味,食必同兮膏芗。
梦当门兮桂树,子硕大兮珠光。
以嘉名兮锡汝,将见德兮芬芳。
幸黄鹄兮遗汝,命已胜兮华姜。
岁殷勤兮祭祀,将邀福兮泉壤。
魂有知兮成立,魂无知兮夭殇。
呜呼兮黄鹄,有子兮汝犹不没,无子兮今汝其亡。
呜呼,有子无子兮,维予其皆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