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微转樵径,更上虞山麓。
閒寻昔人诗,自悟禅房宿。
野木荫花气,幽潭得山绿。
日日空心亭,山僧爱朝旭。
依微转樵径,更上虞山麓。
閒寻昔人诗,自悟禅房宿。
野木荫花气,幽潭得山绿。
日日空心亭,山僧爱朝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龚璛在宋末元初时期,独自漫步在虞山山脚下的樵径上,寻找着古人的足迹和诗篇。他来到空心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禅意,野木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幽深的潭水映照着山色的翠绿。每天早晨,他都会在空心亭欣赏朝阳升起的美景,心灵得到净化,仿佛与山僧们一同享受这份清晨的宁静与欢喜。整首诗以“旭”字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修的深深热爱。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
念我旧人多悲声。忽见过客问何我。
宁知我家在南城。答云我曾居君乡。
知君游宦在此城。我行离邑已万里。
今方羁役去远征。来时闻君妇。
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亦云悲朝泣闲房。
又闻暮思泪沾裳。形容憔悴非昔悦。
蓬鬓衰颜不复妆。见此令人有馀悲。
当愿君怀不暂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