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这是一首描写古琴音色的诗,通过对比高低不同的音调和音乐效果,以及人们不同的心态与反应,来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这两句开篇便以鲜明的画面描绘出一场音乐会演奏的结束,清丽的歌声停止,穿着红色舞衣的女子也随之停下舞蹈,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
接着是对古琴弹奏者的描述和感受:"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赵叟,可能是一位老者或技艺高超的琴师,抱着五弦之琴,以宛转柔美的声音在胸前轻抚,这里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细腻的感受。
接下来是对琴声不同层次的描写:大声粗犷如散落的风雨,小声则细微如鬼神之语,表现出古琴音域广阔,能够演绎多种情感和自然景象。"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这两句则以鸟鸣猿啼的声响比喻琴声的变化万千,十指在琴弦上飞动,却没有固定的旋律节奏,使得听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序而又和谐的音乐世界。
随后是对听琴者的反应描述:"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坐着的旅人被琴声打动,似乎灵魂出窍;路过的行者则因琴声而停下脚步,无法继续前进,这些描写展现了音乐对人的强烈吸引力和心灵触动。
最后是诗人自己的感慨:"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诗中表达了对于现代人只钟爱新奇之音而忽视古代美好的遗憾;"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这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感慨,他的琴放在有绿色窗户的地方,每天都被厚厚的尘土所覆盖,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过去美好音乐遗产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古琴弹奏和听者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艺术的深沉情感和对于现代社会只重视新颖而忽略古典之美的不满。
络绎军书日夕驰,风云惨淡捲旌旗。
一身报国唯存胆,万口由人任剥皮。
焚掠连村生气促,惊呼到处哭声悲。
关山举目无相识,欲避豺狼更倚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