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偶兴怀,晏子使乎楚。
进橘并食之,王或诮其鲁。
晏子前致辞,闻之赐人主。
瓜桃乃不削,橘柚乃不剖。
诚有如是义,当于食前举。
谲智益见卑,文过曾何补。
观书偶兴怀,晏子使乎楚。
进橘并食之,王或诮其鲁。
晏子前致辞,闻之赐人主。
瓜桃乃不削,橘柚乃不剖。
诚有如是义,当于食前举。
谲智益见卑,文过曾何补。
这首诗名为《偶兴》,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以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智慧与言行举止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观书偶兴怀,晏子使乎楚”,点明了诗人是在读书时有所感悟,想到了晏子出使楚国的情景。接着,“进橘并食之,王或诮其鲁”描述了晏子将橘子整个献给楚王,楚王却因此责备他不够聪明。这里通过晏子的行为与楚王的反应,反映了在外交场合中,言行举止的重要性。
“晏子前致辞,闻之赐人主”,晏子在面对楚王的责备时,没有辩解,而是用实际行动和言辞来回应,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策略。接下来,“瓜桃乃不削,橘柚乃不剖”进一步强调了晏子在宴会上对待水果的态度,即不轻易改变事物的原貌,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诚有如是义,当于食前举”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在于保持事物的本真,而不仅仅是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谲智益见卑,文过曾何补”则批评了那些为了取悦他人而刻意改变自己行为的人,认为这种做法只会显得低俗,对于个人品德的提升毫无帮助。
整首诗通过晏子的故事,表达了对智慧、礼仪以及个人品德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在各种场合中应保持真诚与尊重,避免为了表面的恭维而牺牲内在的尊严。
张侯写梅悬素壁,梅下横铺八尺席。
瑶台雪罨黄琉璃,清气逼人禁不得。
而我偃卧于其间,深院日长轰鼻息。
梦魂恍恍江南游,白云茫茫四无极。
蹇驴独跨蹄蹴冰,长笛横吹声裂石。
素鸾舞月夜昏黄,老鹤叫霜天惨黑。
豪气直压孤山翁,不知身是红尘客。
觉来瞪目看梅花,苦忆江南心恻恻。
自从书剑赋长游,玉窗梅花几狼籍。
是时梅实金丸光,玉纤捧碗调冰浆。
纵吸此花霜雪意,洗我五色文字肠。
微名缚我何时了,见梅空忆江南好。
不如两翼搏天风,九点峰前一飞鸿。
所南画兰不著土,昔痛中原落夷虏。
淮南濠上真龙飞,大明一统开洪武。
从此兰生始著根,所南英魂亦呼舞。
此兰不知画者谁,幽篁奇可相为伍。
萧萧凉月浸湘川,烨烨光风转玄圃。
似有芳香扑鼻来,袭我衣裾拂尊俎。
不惹胭脂坡上尘,只归翰墨林中谱。
援琴欲弹不忍弹,空谷佳人心最苦。
抱素凝和三十年,国香将吐犹未吐。
江蓠揭车不入群,万古知心赖尼父。
抚图握笔驱天风,天风吹春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