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二》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秋风动梁溪,何日理归鞅。

放逐正拘囚,寤寐劳梦想。

新诗聊慰今,旧事那追往。

缅怀故山居,杞菊苗应长。

挂冠神武门,便欲学疏广。

躬耕南亩云,实报无卤莽。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首句“秋风动梁溪”,描绘了秋天的凉爽之风在梁溪河畔轻轻吹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何日理归鞅”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结束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生活的愿望。

“放逐正拘囚,寤寐劳梦想”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即使身在官场,心却早已向往田园生活,夜以继日地在梦中追寻那份宁静与自由。

“新诗聊慰今,旧事那追往”表明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寄托当下的情感,同时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充满怀念。诗歌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既是对过往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缅怀故山居,杞菊苗应长”一句,诗人遥想自己在故乡山居的生活情景,想象着山间生长的杞菊,寓意着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挂冠神武门,便欲学疏广”表达了诗人想要辞官归隐的决心,效仿汉代名臣疏广,过上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而“躬耕南亩云,实报无卤莽”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归隐后生活的具体设想——亲自耕种田地,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以此作为对过往官场生活的实际回应,避免再有草率鲁莽之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题糜朝英园居

城东园居隐者家,五亩十疃连桑麻。

老人自浴丹井药,稚子重种青门瓜。

花边酌酒惊雨过,湖上吟诗愁日斜。

昔贤高蹈可同调,莫遣风尘侵鬓华。

(0)

九月廿二日承钟元卿六月二十日书且有卜邻之约未知能遂否也赋答意

九月初承六月书,过时不敢问何如。

故园早已黄花后,南国相将白雁初。

直以亲情能数问,可缘贫贱转相疏。

卜邻预喜过从近,远愧江湖未定居。

(0)

送况吏目归西山

南郡城如铁,西山翠作屏。

六年佐州幕,千里望亲庭。

簿领仍相绊,干戈苦未停。

晓衙冲暗曙,夕骑戴明星。

故里烟尘隔,澄江风浪宁。

赋归花苒苒,送别柳青青。

断港移兰桨,晴沙注玉瓶。

东南烽火后,几处短长亭。

(0)

赠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斋前黄棠棣生于山茶两株之间春花夏条扶疏可爱兹始及秋而萎黄日见矧后此霜霰交积之时乎感赋一首·其七

弱质不自植,扶疏故满林。

繁英春后尽,病叶雨中深。

斩伐非吾意,匡持见夙心。

山茶亦何事,晏岁足清阴。

(0)

题山水画四首·其四苏子曕赤壁赋

清夜放船好,长江正渺如。

风行流水上,月出远山初。

飞鹤盘空迥,潜蛟隐浪虚。

英雄有遗恨,临泛独踌躇。

(0)

北平十二咏·其三马蔺子

蔺草何人种,丛生故近兰。

叶长书带小,根瘦彗芒乾。

牛马何曾食,樵苏自不干。

遥怜南郡客,更作水仙看。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