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草何人种,丛生故近兰。
叶长书带小,根瘦彗芒乾。
牛马何曾食,樵苏自不干。
遥怜南郡客,更作水仙看。
蔺草何人种,丛生故近兰。
叶长书带小,根瘦彗芒乾。
牛马何曾食,樵苏自不干。
遥怜南郡客,更作水仙看。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北平十二咏·其三·马蔺子》描绘了一种名叫马蔺(又称蔺草)的植物。诗中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马蔺的特点。它生长得接近兰花,叶子细长如书带,根部瘦削而坚韧,如同彗星的芒尖。诗人强调马蔺并非牛马的食物,也无人砍伐,暗示了它的清高与孤寂。最后,诗人将南郡的客人比作欣赏水仙的人,表达了对马蔺的怜爱和视其为高雅之物的态度。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诗意,体现了作者对平凡事物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