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九日登舟闻迓卒鼓角发严》
《五月九日登舟闻迓卒鼓角发严》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古郡裁仪自太平,百艘初奏夜严声。

渔挝鼓史催三奏,龙角单于动五更。

岸柳青烟留帐饮,堤莲红焰耿纱明。

津亭独坐逌然笑,不似池蛙两部鸣。

(0)
翻译
古老的郡邑自太平时期就定制了礼仪,夜晚的仪式开始时,百艘船只齐鸣
渔者敲击的鼓声和史官的催促,奏响三次,龙角声在五更时分唤醒沉睡
河岸边的柳树笼罩着青烟,像是为帐中的宴饮增添诗意,堤上的莲花红光照亮纱帘
渡口亭中我独自坐着,悠然微笑,不像池塘里的蛙鸣嘈杂
注释
古郡:古代的郡城。
裁仪:制定礼仪。
太平:社会安定,和平时期。
百艘:众多船只。
渔挝鼓史:渔夫敲击的鼓声和史官。
龙角:古代用于报时的乐器。
五更:古代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是黎明前。
帐饮:设帐饮酒。
堤莲:河堤上的莲花。
津亭:渡口的亭子。
逌然:悠闲的样子。
池蛙:池塘里的蛙。
鉴赏

这首宋诗《五月九日登舟闻迓卒鼓角发严》是岳珂所作,描绘了古代郡城在太平时期的一种仪式景象。首句“古郡裁仪自太平”展现了古时郡邑按照和平时期的定制举行活动。接着,“百艘初奏夜严声”描绘了夜晚船只排列,迎接某种严肃仪式时的音乐响起,气氛庄重。

“渔挝鼓史催三奏,龙角单于动五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鼓声和号角的节奏,渔人击鼓,鼓史指挥,三奏过后,龙角声在黎明前的五更时分震动四方。岸上的柳树笼罩在青烟中,如同帐饮的背景,而堤边的莲花在纱灯下显得格外明亮。

最后,“津亭独坐逌然笑,不似池蛙两部鸣”诗人独自坐在津亭,悠然自得地笑着,与池塘中蛙鸣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周围环境的欣赏,不同于蛙鸣的嘈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郡迎接仪式的生动画面,传达出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生活的闲适之情。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竹菊

曾向山中住,黄花烂漫栽。

主人缘爱竹,三径不教开。

(0)

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0)

旅舍遇雨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0)

丘中有一士二首·其二

丘中有一士,守道岁月深。

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

所逢苟非义,粪土千黄金。

乡人化其风,熏如兰在林。

智愚与强弱,不忍相欺侵。

我欲访其人,将行复沈吟。

何必见其面,但在学其心。

(0)

喜晴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

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

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

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0)

秋潦有感

积潦未经日,谁教水虫游。

薄暮积潦冱,水虫随巳休。

乃知造物者,不独于蜉蝣。

蟠桃三千年,灵椿五百秋。

风霜既历历,岁月亦悠悠。

自是由乘除,举世惊短修。

遂令得失徒,浪喜还浪愁。

达人观大观,委心任去留。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