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殇·其一》
《哀殇·其一》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弱腕系金铃,青丝绾偏髻。

胸前两绣囊,犹作长命字。

欠尔三斗乳,偿汝一升泪。

稚魂半尺馀,荒荒投旅次。

我尝静坐思,生死同一例。

子既光我行,即是鬼先辈。

如彼排场人,尊卑乃相递。

一去与一来,孰知非天戏。

(0)
鉴赏

这首诗《哀殇(其一)》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亡儿的哀悼之情。诗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度,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逝者的怀念。

首句“弱腕系金铃,青丝绾偏髻”描绘了亡儿生前的可爱形象,金铃与偏髻的细节刻画,让人仿佛能看到一个活泼、娇小的生命。接着,“胸前两绣囊,犹作长命字”,绣囊上的“长命”二字,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即使在孩子离世后,这些物品仍承载着对生命的怀念与祝福。

“欠尔三斗乳,偿汝一升泪”一句,表达了父母对失去孩子的痛苦与不舍。乳与泪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物质与情感的交换,更深刻地揭示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之深沉。随后,“稚魂半尺馀,荒荒投旅次”描绘了孩子灵魂的渺小与孤独,投向未知世界的旅途,充满了哀伤与无奈。

“我尝静坐思,生死同一例”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生死虽有别,但都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这种超脱生死的哲学思考,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刻的内涵。

“子既光我行,即是鬼先辈”则表达了孩子虽然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仍然存在于家庭之中,成为家族的骄傲与传承。这不仅是对亡儿的赞美,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最后,“如彼排场人,尊卑乃相递。一去与一来,孰知非天戏”将人生的轮回与命运的无常比作一场戏,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知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与理解。

整首诗以哀而不伤的情感,深刻地探讨了生命、死亡、亲情与命运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逝者深切的怀念。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太平时七首·其七替人愁

风紧云轻欲变秋。雨初收。江城水路漫悠悠。

带汀洲。正是客心孤迥处,转归舟。

谁家红袖倚津楼。替人愁。

(0)

忆端子三首·其二

不知埋玉已经年,忽值生朝倍黯然。

空向梦魂期远大,谬于方技觅安全。

翩翩翰墨留身后,炯炯精神在目前。

桂折兰摧千古恨,泪痕那得到黄泉。

(0)

芭蕉

窗外几芭蕉,幽怀慰寂寥。

晚宜风飐飐,秋称雨潇潇。

清滴渔篷碎,徐翻凤扇摇。

进修期似尔,日日长新苗。

(0)

赏李吟

雅缀琼林伴召棠,梨花综错影琳琅。

惭无廊庙调羹味,莫惜区区弃路旁。

(0)

山行·其七

尽日留连兴未阑,寒鸦背负夕阳还。

遥知今夜空窗梦,只在江南水石间。

(0)

梁州令

红杏墙头树。紫萼香心初吐。

新年花发旧时枝,徘徊千绕,独共东风语。

阳台一梦如云雨。为问今何处。

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此事难分付。

初心本谁先许。

窃香解佩两沈沈,知他而今,记得当初否。

谁教薄倖轻相误。不信道、相思苦。

如今却恁空追悔,元来也会忆人去。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