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端子三首·其二》
《忆端子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知埋玉已经年,忽值生朝倍黯然。

空向梦魂期远大,谬于方技觅安全。

翩翩翰墨留身后,炯炯精神在目前。

桂折兰摧千古恨,泪痕那得到黄泉。

(0)
注释
埋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生朝:生日。
黯然:心情沮丧。
梦魂:梦境中的心灵。
方技:古代泛指医术或医药。
安全:身体健康。
翩翩:形容文雅的样子。
翰墨:书法和文章。
炯炯:明亮的样子。
桂折兰摧:比喻美好事物的消亡。
千古恨:长久的遗憾。
泪痕:泪水的痕迹。
黄泉:阴间。
翻译
不知道埋藏美玉已经多少年,突然间到了生日更觉心酸。
只能在梦中期盼远大的前程,却误入歧途寻求身体的安康。
轻盈的笔墨只为身后流传,明亮的精神却永驻眼前。
桂花凋零兰花枯萎,留下无尽的遗憾,眼泪又能流到哪里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忆端子三首(其二)》。诗人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亡友端子的怀念。首句“不知埋玉已经年”暗示了友人去世已久,诗人对此感到痛惜和时间的无情流逝。次句“忽值生朝倍黯然”则在友人生日之际,诗人的情绪更为哀伤,因为这本应是庆祝的时刻,却只能带来更深的悲痛。

“空向梦魂期远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未展的遗憾,他期望友人在梦中能实现生前的抱负。“谬于方技觅安全”则揭示了友人可能因误信医药而未能保全生命,这更增添了诗人的悔恨和无奈。

“翩翩翰墨留身后”赞扬了友人的才情,即使人已逝,他的文字仍如翩翩飞舞,永载史册。“炯炯精神在目前”则是说虽然肉体不在,但友人的精神犹在眼前,令人感念。

最后两句“桂折兰摧千古恨,泪痕那得到黄泉”直接抒发了无尽的哀思,诗人感叹即使有再多的泪水,也无法穿越生死,送到黄泉去安慰友人的亡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友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0)

宿西林寺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

谪辞魏阙鹓鸾隔,老入庐山麋鹿随。

薄暮萧条投寺宿,凌晨清净与僧期。

双林我起闻钟后,只日君趋入阁时。

鹏鴳高低分皆定,莫劳心力远相思。

(0)

偶题邓公

偶因携酒寻村客,聊复回车访薜萝。

且值雪寒相慰问,不妨春暖更经过。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间事校多。

一种共翁头似雪,翁无衣食自如何。

(0)

赴苏州至常州荅贾舍人

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

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

(0)

西还寿安路西歇马

槐阴歇鞍马,柳絮惹衣巾。

日晚独归路,春深多思人。

去家才百里,为客只三旬。

已念纱窗下,应生宝瑟尘。

(0)

江西裴常侍以优礼见待又蒙赠诗辄叙鄙诚用伸感谢

一从簪笏事金貂,每借温颜放折腰。

长觉身轻离泥滓,忽惊手重捧琼瑶。

马因回顾虽增价,桐遇知音已半焦。

他日秉钧如见念,壮心直气未全销。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