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钟山钟》
《钟山钟》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延平双剑朝丰城,钟山之钟挟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火鸣。

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

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

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

(0)
翻译
延平双剑前往丰城,伴随着钟山的钟声前行。
春天的延平江水波涛汹涌,左右两侧仿佛有两条龙发出雷火般的轰鸣。
建隆真人在八荒之中尊贵无比,河伯献上珍贵的宝钟作为礼物。
这钟声不像汾水和睢水那样显赫,只是逆流而上,如同万镒金银漂浮。
皇上下诏让此钟沐浴在阊阖龙宫中,声音响彻景阳宫,直达九重天听闻。
我听说这钟也是神妙之物,却独自甘愿沉寂在寒冷的溪流中被埋没。
注释
延平:地名,古称福州。
丰城:地名,今江西丰城市。
钟山:地名,位于南京。
建隆真人:可能指神话中的仙人。
八极:古代指天地四方。
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之神。
鼎光:宝鼎的光芒。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
九重:古代形容天子居所深邃。
寒溪:寒冷的溪流。
埋没:隐藏,不为人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钟山之钟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类活动的交织,以及钟声所象征的权力和神圣。开篇“延平双剑朝丰城”两句,设定了一个充满力量和威严的场景,双剑如同守卫,而钟山之钟则是这股力量的象征,被人手持而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火鸣”一段,以生动形象描绘了钟声在春日激荡的波涛中回响,仿佛有两条龙在空中舞动,伴随着雷鸣和火焰般的热烈。这里通过“左右两龙”的比喻,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性,也暗示了钟声所具有的神秘与力量。

第三段“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进一步提升了这个主题。建隆真人在这片土地上如同君主般统治着八方,而河伯则是水神,它效仿珍贵的宝钟,这里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文化遗产的颂扬。

“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一句,则通过与汾睢(古代铸造大型青铜器皿的地方)相比,强调了这钟声非凡,它如同逆水行舟,承载着巨大的精神财富。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一段,则转向了皇权的象征。诗人写到这是由天子所赐,钟声传遍了九重宫殿,显示出帝王对这神钟的重视,以及它在政治仪式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一句,则转向了哲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件神器的理解,它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寄托。这钟声如同有灵性,能够在自然中找到自己的安放之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钟山之钟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交响,也传达了一种对于权力、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无用顶相赞

打杀宣州花木瓜,爆出越州翁木大。

血滴滴风衮剑轮,黑漫漫弥天罪过。

咦,描邈者个贼头,三千里外谁耐面热而汗迸流。

(0)

石岩花

朱英历历烁晴空,过了花间几信风。

明日画栏供徙倚,却须有句到芳丛。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九○

百般千样,会归一相。

一相无相识也无,廓与虚空等其量。

河淡秋清,夜寒月亮。

提携出也来人间,明明历历诸缘上。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一八

众流吞海,大泽藏山。

磨云月兮蟾蜍胆冷,卧风波兮鸥鸟情閒。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三○

功转密藏,寻踪迹以无方。

影现益彰,历因缘而有常。

身分尘刹普,舌拄梵天长。

心心不触菩提用,法法无依般若光。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七九

碧寒眼脑,黧黑面皮。佛魔销铄处,自己住持时。

针或联线,机不挂丝。

风月渡河无夜色,水天连霁有秋姿。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