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雨湿草茸茸,白玉高坛紫翠重。
马上行人看不厌,石廊流水绕疏松。
平沙雨湿草茸茸,白玉高坛紫翠重。
马上行人看不厌,石廊流水绕疏松。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雨后经天坛沙河口占》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首句"平沙雨湿草茸茸",通过"雨湿"和"草茸茸",形象地展现了雨后草地的湿润与生机盎然,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次句"白玉高坛紫翠重",将天坛比喻为白玉般洁净,周围的植物则以紫色和翠绿相映,显得庄重而雅致。
"马上行人看不厌",诗人通过"马上行人"这一视角,表达了人们对这美景的喜爱和流连忘返之情,侧面烘托了景色的魅力。最后一句"石廊流水绕疏松",进一步描绘了流水潺潺,环绕着稀疏的松树,增添了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具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天坛沙河口的独特韵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莫再问、苏台眉妩。自过江来,便成飞絮。
病雨啼烟,断魂空仗绣幡护。
东风做美,反送了、春归去。
多事杜鹃声,尚恋恋、永丰坊树。前度。
记婵娟恩重,赢得日成心许。
明珠转赠,恁翻被、红丝耽误。
便算是、接叶移花,料不定、送君黄土。
玉佩泣湘皋,应悔微波通语。
帘钩风响玉珑玲。乱愁生。不堪听。
剩有梅花,疏影伴窗棂。
无语卸妆无语坐,太忪惺,灯昏也、睡未曾。
檀奴归信欠分明。画楼深,霜气凝。
雁儿解事,定飞去、代诉离情。
独自绣衾,寒拥度残更。
懊恼月斜钟易动,一声声,才成梦,又打醒。
屋角高槐,闲问讯、宣南坊陌。
记此地、琴尊跌宕,几年栖息。
半剌相忘磨灭后,一家正好团栾日。
任旁人、错比子云居,喧尘隔。离聚苦,无终极。
生死恨,难抛掷。但天台重到,凄凉岑寂。
芳草廊空蝴蝶化,茜纱窗冷蟏蛸织。
叹乌衣、巷口燕归来,今成客。
洛水明珠,巫峰仙佩,未如越网千丝。
绿悭顾曲,输君暖玉偷携。青缆解,画船移。
怪津亭、折柬来迟。向虹桥去,箫吹夜月,谁唱新词。
西湖西子归时。长记缃裙染翰,罗帕题诗。
吟香试茗,依然闷倚空卮。红袖冷,翠眉低。
甚好风、偏妒芳期。倩卢家燕,闲将此恨,说与教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