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钩风响玉珑玲。乱愁生。不堪听。
剩有梅花,疏影伴窗棂。
无语卸妆无语坐,太忪惺,灯昏也、睡未曾。
檀奴归信欠分明。画楼深,霜气凝。
雁儿解事,定飞去、代诉离情。
独自绣衾,寒拥度残更。
懊恼月斜钟易动,一声声,才成梦,又打醒。
帘钩风响玉珑玲。乱愁生。不堪听。
剩有梅花,疏影伴窗棂。
无语卸妆无语坐,太忪惺,灯昏也、睡未曾。
檀奴归信欠分明。画楼深,霜气凝。
雁儿解事,定飞去、代诉离情。
独自绣衾,寒拥度残更。
懊恼月斜钟易动,一声声,才成梦,又打醒。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在夜晚独处的画面。开篇以“帘钩风响玉珑玲”起笔,通过细微的风声和帘钩的碰撞,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女子因这风声而心生“乱愁”,她无法忍受这愁绪,只能让梅花的疏影和窗棂相伴,显得更加孤独。
接下来,“无语卸妆无语坐”描绘了女子无声的动作,她的慵懒和无奈。灯光昏暗,她仍未入睡,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中。“懊恼月斜钟易动”一句,表达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人归期不定的忧虑。每当夜深人静,月斜时分,钟声响起,仿佛将她的梦境一次次打断。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思妇的形象,借景抒情,情感深沉,展现了清代词作中常见的闺怨主题。黄燮清以姜夔(白石翁)的格调,将离愁别绪融入到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使得词境更为婉约动人。